5月以来,在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克什拉克村扶贫蔬菜生产基地内,珍珠瓜开始陆续成熟,吸引客商前来购买尝鲜,成为各族群众青睐的时令蔬果。
近日,笔者在克什拉克村扶贫蔬菜生产基地的大棚内看到,有足球大小的珍珠瓜已经成熟上市,比大田西瓜足足提前了40天左右。这些天,技术员正在给村民们讲解珍珠瓜套网袋的技术要领。
技术员指导种植户给珍珠瓜套网袋年年初,克什拉克村引进莎车和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大棚”的运作模式,针对村里77座连片闲置大棚,建起了集中扶贫蔬菜生产基地,进行公司化运作管理,种植了辣椒、叶菜、西红柿、土茄子等多种经济农作物,带动本村77名村民实现了就业。阿依尼亚孜·阿不力米提家有1座大棚,过去由于种植技术不成熟,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从年开始,她将大棚承包出去,又被企业返聘回来当种植员,一年的收入有两万多元。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棚的经济效益,同年12月,企业引进了内地最受欢迎的珍珠瓜在4个大棚内进行试种,由于珍珠瓜对土壤的要求高,首次试种成活率不到40%。随后企业对大棚内土壤进行检测后,发现大棚内土壤盐碱度高。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企业对8座盐碱地大棚的土壤进行物理排盐等措施,降低了盐碱度,并引进了株珍珠瓜和4万株上海品种的草莓进行试种,采取吊蔓种植,一株瓜蔓上只留一个长势好的珍珠瓜,经过天的精心管理,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不但经济效益高,果肉甜度、口感等更显优势。
有了种植经验,企业在去年底扩大了珍珠瓜的种植规模,又对16座大棚的土壤进行物理排盐等措施,引进3株珍珠瓜品种,通过辅助新种苗、新技术和新设施,目前珍珠瓜已经陆续成熟上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购买尝鲜。
莎车和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田升超说:“今年我们种了16座温室,一个温室株珍珠瓜苗,目前珍珠瓜每公斤20元左右,一个棚上品瓜在2.6吨左右,纯收入可以达到3.6万元到4.5万元。”
来源:喀什零距离 文/图通讯员史智慧阿不都喀迪尔热萨莱提
责任编辑:良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