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丁嘎(上)
刘光福
年3月,我参加成都军区“八.一”建军节55周年阅兵训练;9月底参加西藏军区“十.一”国庆阅兵后,于10月返回丁嘎一连。
一九八三年二月,上级调我到岗巴四连任副指导员。调令下达到丁嘎一连,我把工作移交,行装收拾好,只待岗巴营有车抵达丁嘎,就可以搭顺风车前往岗巴营——宗山脚下四连续任副指导员。
上世纪的丁嘎
至今,我离开丁嘎三十八年了,三十八年,转瞬即逝,但有些事总忘记不了。足踏哨所查果拉,仓汉里峰在眼前。梦绕丁嘎忆边关,情怀旧事曲卡龙。所以,还是秉笔写一篇“忆丁嘎”的一些点滴往事,作为永远思念的情结。
回顾在丁嘎任副指导员的四十六个月期间(年5月至年2月,通信地址为:西藏岗巴县部队51分队),除休假、出差而外,其余日月均在查果拉哨所。
同时,在年5月24日至11月7日期间,由丁嘎传到查果拉哨所鲜为人知的重大核心事件的起源→过程→终结,不堪回首,也不愿写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对我个人而言,从“5·24”事件中受到很大启迪,受益匪浅,为后来调入其它连队任职,作为明镜照耀自己,前车之鉴,集思广益,团结干部战士建设连队,采用“独有技能”教育个别“特殊”战士,收到良好效果。
在查果拉哨所,我深刻体会到:珍惜天寒与地冻,恰是读书好时节。在丁嘎的收获是:临离开丁嘎前夕,一天中午,我站在寝室内,“面壁思过”时,阅读糊墙壁发黄的旧报纸文章时,在字里行间看到“水无压力不上山,人无压力不长进”的至理名言,铭记于心。
一、亚东县丁嘎
亚东县属日喀则地区管辖,位于日喀则东南部,北邻康马县、白朗县、岗巴县,向南呈楔状伸入邻国印度和不丹之间。属喜马拉雅山高山地貌,最高雪山是帕里的卓木拉日雪山,海拔约米,南部海拔为~米,北部宽高,南部窄低,南部总体地貌为一山沟~亚东沟。南部是亚东河(沒有固定名称,地图上有时称康布曲、或康布麻曲~因为麻曲流经康布乡),为日喀则边境县之一。
“亚东”藏语意为“旋谷、急流的深谷”,又称卓木。辖下司马镇、帕里镇、上亚东乡、下亚东乡、康布乡、堆纳乡、吉汝乡2镇5乡。距日喀则地区约公里,距拉萨约公里。丁嘎驻地东面:从七道班乘汽车至亚东县城驻地,你在车上沿途细心观看,一座南北走向大山脉延伸至亚东巴林桑巴(苏果皮拉山口、唐嘎拉山口),恰似一头“雄狮”趴卧着,丁嘎连队位居“獅子”山脉“前腿”位置上,座东向西。“狮子”山脉上虫草很有名望。距东南方向十来公里左右就是浅丘陵之山脉,奇花异草,中草药有糊黄莲、天麻、虫草、七叶一支花(又名磨三转,剧毒药,治毒疮)、雪莲花、党参、当归、贝母、三七、麦冬等珍贵药材。丁嘎驻地西面:距50公里处的托克拉西南面几座大雪山,自亘古以来自然形成的一座座大山脉,连绵不断延伸经曲卡龙、乃堆拉山口以远。东西两侧中间一条狭谷河流地域延伸至亚东县城以远若干公里,沿途沿河两岸接纳若干条涓涓流淌的小溪河沟,形成滚滚湍急的河流向亚东沟奔流,这条狭谷河流水源从地理位置上看,应该是托克拉西南方向那几座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的冰峰雪岭融化水源流经上康布村河流至大砂河汇合直奔亚东沟。康布溫泉位于亚东县康布乡的上康布村一条狭窄的河流东岸山坡上,亚东沟河河流水源之一。康布温泉距帕里镇30多公里,距亚东县城47公里,温泉区域约四、五万平方米范围,在山沟东侧分布有多个泉眼。据说各个泉眼水溫药效各不相同。丁嘎连队驻地属亚东县康布乡的上康布村(康布乡辖2个行政村:上康布村、下康布村)。驻地海拔多米。受亚东沟原始森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型特点、气候温和湿润的气候影响,气候宜人居住。六、七、八三个月多雨季节。上康布村沿河两岸可种青稞,豌豆;蔬菜类可种:土豆、萝卜、窝笋、大白菜、小白菜,菠菜等。丁嘎连队距亚东县城46公里;距查果拉57公里;距岗巴县城公里;冬(春)季节,七道班一段公路大雪封堵公路后,丁嘎绕道亚东→帕里→嘎拉→岗巴单边里程约公里。丁嘎左邻为某团高机连,右邻为塔克逊二连,东邻为帕里营。连队驻地一条简易公路通往帕里,相距约30多公里。
曾任丁嘎队队长的蒙朝友
二、原丁嘎边防队概况
年上半年丁嘎边防队与查果拉边防队合编以前,笔者所知道丁嘎边防队的概况是:
亚东独立营(藏字部队)下辖“两队一连”,即:帕里中队(分队);丁嘎中队(分队);三连(分队)。年至年,梁长生任队长,年初调离丁嘎边防队。年至年,向中华(陕西人)任副队长;年晋升为指导员,年晋升为亚东独立营副政委。年初,仇玉甫(年从陕西入伍)调丁嘎队任队长。
当年,丁嘎边防队在驻地营房周边修建交通堑壕防御工事期间。有一次放炮后,有一炮位未爆响,仇玉甫队长亲自上炮位排除哑炮时,哑炮突然爆炸,土石满天飞,仇玉甫队长不幸牺牲,尸首被炸得惨不忍睹。被评为烈士,安葬于日喀则烈士陵园。
年,边巴(藏族),调丁嘎队任队长;年10月晋升为亚东独立营副营长。
政治指导员:余锡洪,四川省江津县人,年入伍。年到四川省乐山县接兵。
张松金(年代已久,询问多人,均不知他的基本情况)指导员。后调亚东一连任指导员。
年5月,蒙朝友从一连四排排长调丁嘎边防队任副队长。年10月晋升为丁嘎边防队队长。蒙朝友,年生。年12月从四川乐山县苏溪区(第五区)应征入伍(余锡洪接的兵)。入伍后被分到亚东独立营三连,驻防在下司马,一个排在亚东县委大门站岗执勤。年参加过军事大比武;为部队砍过柴禾伐过木;年武装巡逻过卓拉山口、亚拉山口、乃堆拉山口。年9月中旬参加过卓拉山口战斗(年至年任炮班一炮手、瞄准、平时训练扛炮身);年9月下旬,在卓拉山口聆听到当年10月1日乃堆拉山口中国边防军与印军激战的枪炮声。年上半年晋升为班长、副排长;下半年晋升为一连四排排长(驻地仍在亚东下寺马原三连驻地)。年5月从一连调到丁嘎任副队长,任职第三天前往日喀则地区支左至当年10月。年11月前往四川省石柱县接兵,任新兵五团八连连长(杨明湖任指导员,四川省简阳县石桥镇人)。年退伍回原籍~四川乐山。年军队退伍干部改“退伍为转业”,一律安排工作。政策落实到位后,蒙朝友队长安排在四川乐山市市中区民政局工作,直至退休。
亚东独立营于年从亚东县城驻地搬迁到帕里镇驻防。曾在丁嘎队任过副队长的有:刘祖国(四川广汉人);郭文斌;副队长:藏族(不知其名)。副指导员:姓张。司务长:邓杰。年代已久,还有的干部不知尊姓大名。原丁嘎边防队编制:三个步兵班。在上康布东面山坡上修有三栋土坯住房:从操场往上数,第一栋为司务处、炊事人员住宿、副食仓库、厨房、饭堂;靠东南侧水沟边建有水磨坊一个,磨豆腐。第二栋(中间):连部、通信员及文书、机要、电台等人员住宿及电台机要工作室;第三栋:三个班的战士住宿,两个步兵班,一个机枪班,机枪班每晚两名战士住在三号碉堡;医务室住在中间一间。第三栋上面有三间板式活动房,堆放着大米、黄豆、干菜类;有一间堆放着马饲料~青稞。营房周围修有堑壕及1至5号碉堡。活动房东北侧是猪圈,后来才把猪圈修在第一栋土坯房右前方。年丁嘎边防队仍隶属亚东独立营(西藏部队分队)。
七十年代初,上级领导考虑到查果拉的干部战士,常年累月都驻守在海拔米的哨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极端恶劣,食宿物资条件相当艰难。丁嘎边防队驻地海拔多米,相对而言较低约米。为调节查果拉干部战士休养元气,将查果拉边防队与丁嘎边防队合编为一个连队→丁嘎一连,隶属岗巴独立二营(从管理角度来说,丁嘎归亚东、查果拉归岗巴比较科学化管理)。亚东独立营丁嘎边防队于年4、5月份与岗巴独立营查果拉边防队合编为岗巴独立营第八营一连(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部队分队)。年丁嘎与查果拉合编后,从日喀则老独立营调来部份兵力,丁嘎边防队由三个班到齐装满员的步兵连队(不便写明编制情况)。从此,丁嘎一连一个排轮换上查果拉守点执勤。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丁嘎
三、丁嘎连队的温泉
丁嘎连队在距西北方向上康布村最后一个村庄约2、3公里地方,在“獅子山下腭”处有多股溫泉眼。在温泉泉眼有多处较为集中或称为集散地的地方,在机耕道右侧,群众修有一栋房屋,据说是老百姓洗澡池。在机耕道左边,老百姓就用石头砌有一个若大的圆形露天温泉池,无人泡澡时,清澈见底,可看到温泉水上冒,热气绕池边。夏季,远道而来浴沐的人员较多,有的携家人带着帐蓬来浴沐,右侧房屋无闲池时,只有在左侧大圆形露天温泉浴沐,因人多池少,有时也不可避免有男女混浴情况,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尊重当地民族习俗,见怪不怪。
在年以前,丁嘎边防队还未在康布修建洗澡房,把两个泉眼围在一起,用石头砌成一个若大的露天浴池。丁嘎边防队饲养有十多匹军马,干部战士骑着马到溫泉洗澡,都是轮流在露天浴池中沐浴,为防止叛匪袭击沐浴的战士,沐浴时战士轮流站岗。据悉,当年团有分队驻在此地,驻房为帐篷。年上级给丁嘎边防队配属北京牌吉普车一辆。同时也修筑了简易公路到洗澡池。大约是年,西藏军区首长前往丁嘎视察工作时,连队干部反应在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军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赤身裸体沐浴还是不雅观,对露天浴池沐浴还是应有忌讳为好。年由西藏军区拨专款给丁嘎边防队修建洗澡池、修建电站(在连队外面靠河边)。有了专款后,丁嘎队干部战士在上康布原露天浴池处修建了一大一小的凹地四方浴池,一次可供一个班的人员共浴。边防队和军内来客才有室内浴池,结束露天浴池的岁月,由边防队关门闭锁,钥匙放在司务处,每次连队人员去沐浴,就去司务处取钥匙,回来后又放到司务处。多年后,连队才将钥匙交给浴池邻近的藏族老阿妈次仁央宗保管(四川甘孜人)。修建起室内浴池后,连队每周星期天,干部战士带上换洗衣服、被子、枕巾、凡是要洗的东西,三三两两步行前往溫泉地,从次仁央宗老阿妈那里取来钥匙开门,堵孔放水,水淹约一尺,水溫适宜,趟卧在池,毛巾遮胸,双手摆正,水淹丹田,水浸心窒,泡澡舒适,双手擦身,洗净污浊,水面漂浮。常泡常浴,治病健体。洗毕身体,随后洗被又洗衣,还有床单和枕巾。洗澡又洗物,一举两得真方便。军人浴池,洗毕关锁。若遇上级领导到达丁嘎视察工作,连队就派人员提前前往洗澡池,把洗澡池冲洗一遍,尔后放水,有时还得从河里提冷水加入池中,才能沐浴。多数领导干部洗浴后都要与次仁央宗老阿妈闲谈一会儿,聊聊家常,问寒嘘暖,尔后挥手辞别。为此,在洗澡池靠河边墙上,雪山好门巴薛生魁医生用石粒子作笔写一首(墙体呈灰色显现的白字):“天生奇水流几股,古往今来疑无主,唯有阿妈迎远客,热情赛过自家屋”的诗句印在墙上。
年至年期间,两个边防队合编后,为了解决连队住宿相当紧张的问题,指导员施绪伯主持连队工作,将新建营防约七、八百平方米(三栋)附属工程,平整地基、备石料、砌堡坎、打土坯砖等任务分解到各班、排;砌墙体主体由日喀则军分区营建队负责;木匠由魏祖富,龚兴海、郭建华等负责;捶铁皮由重机枪班班长黎邦富率领该班战士负责。实施分工负责制,加班加点,保质保量按时竣工,各班入住新房。随后重建厨房与食堂(现在新营房地基就是原厨房及其它设施地盘)、扩建操场、修建厕所、营区梯坎,改善营区环境,使连队面貌换然一新。
四、丁嘎连队防务
连队主要任务:依托既设阵地,抵御外来入侵者,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保卫边民生命及其财产安全;军事训练、武装巡逻山口、站岗执勤、政治学习、劳动生产等任务。原丁嘎边境防务南起曲卡龙至艾果拉山口归属岗巴营巡逻。
为此,丁嘎连队(含查果拉原防务边境线)巡逻边境线南起曲卡龙,西止格洪杰格摩山口(此山口·5米)。其中丁嘎对面有南起曲卡龙山口(又名索嘎拉山口,与毗邻单位某团高机连接壤)、聂康拉山口(又名砾果拉)、艾果拉山口(又称窝洛“藏族小男孩名字”,山峰海拔米);查果拉哨所对面的空扬米山口(山口海拔米,左边冷巴加当山峰海拔米)等五个山口。边境线全长45公里。这几个山口基本上都是终年积雪不化。年丁嘎与查果拉合编为一连后,为勘察曲卡龙山口实地地形地貌及掌握相关资料,第一次巡逻曲卡龙山口,在图上确定巡逻山口路线,上报巡逻小分队应急各种突发预案情况,得到上级审批后,由岗巴营祝明昌营长带队,组织营机关电台、机要、医生或卫生员、以及岗巴相关单位人员前往丁嘎。在一连抽调干部战士,组成50多人的一支巡逻小分队对曲卡龙山口实施武装巡逻。巡逻小分队凌晨两、三点钟从丁嘎驻地乘车出发,车辆行驶到下康布与四道班之间,过河向西南方向伐木临时公路向上行驶,车辆行驶不远后,临时公路到了尽头,巡逻小分队人员只有徒步前行。本次巡逻曲卡龙山口,又没有带当地村民作向导,沒有道路,仅凭十万分之一的地图引路,加之实地与地图的误差,有时难免走错道路而走回头路,曲折路。行进途中要穿越森林,在森林中要攀爬悬崖陡壁,要翻越倒在途中的原始腐朽树木,从岗巴荒脊的边境一望无边到森林区域的一叶蔽目,从走荒野的砂石路到在森林里走地上全是腐烂树枝的落叶路,一点也不习惯,脚一踩上落叶路就会陷下去像走“稀泥路”一样,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前行。越往上走,海拔越高,走出森林,就全是高山草甸,战士们体力消耗很大。距山口约三公里路程,全是大小石头的乱石岗,连羊肠小道都沒有,全凭地图标识之路向前走,行走相当艰难,只能趴在石头上往上爬,爬过大石头,又翻过小石头,如果说是“走路”不如说是“爬路”切合实际。下午三点多钟,才到达地图上显示的山口。
山口地势险要,分水岭明显,是一个狭窄的垭口,骡馬通行都很困难。曲卡龙山口海拔约米左右,山口风力很大,在5级以上;属季节性通行山口,正常通行时间应是在当年6至9月。若在山口交战,谁先抢占垭口高地,谁就胜券在握。巡逻分队到达山口,占领山口有利地形,配置好兵力兵器后,由近观察到远处,从垭口地形往下呈沟壕走势,两边高、中间低;向前延伸米,在下行0米左右沟边上有建筑物,有可能是季节性营地或牧场。巡逻小分队完成巡逻任务后,就沿路返回,在上午下车地点→解放牌汽车开启车灯给巡逻分队标示位置(通常在当月中旬巡逻,借助月光行走)。当战士们走到汽车面前,都筋疲力尽,体力差的同志靠车厢上面的人握住双手往上拉,下面的人用双手顶住其臀部往上顶,才能扶上车。
营长祝明昌对笔者说:“查果拉和丁嘎合编后,为了掌握曲卡龙山口情况,我第一次巡逻那个山口,在森林里翻越那横七竖八的烂树枝,出森林后又爬那几公里的乱石坳,往返沿途把人折磨得够呛。我本身属中等身材,上驾驶室的踏脚板一只脚都无力迈上去,平时轻而易举地就上去了。结果还是驾驶员圣洪江班长把我抱上驾驶室内座下。我到岗巴营自从任作战参谋以来,对岗巴防区所有山口、高地我都巡逻、勘察过,唯独巡逻曲卡龙山口,返回途中把我搞得‘狼狈不堪’的样子。当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作为营长,要做到对防区边境一线情况要了如指掌,心中有数才行。”巡逻曲卡龙山口,要淌过几条大小水流湍急的河流,大雪山融化的冰水,夏天河水都刺骨;途经两个湖泊边沿;单边翻越两座海拔米以上大山峰、翻越一座海拔米以上大雪山一座,往返需20多小时。归建后,恢复身体原形需要3至7天。可想而知,巡逻曲卡龙山口的艰辛程度难之又难。
巡逻聂康拉山口从丁嘎连队驻地出发,直下康布河岸,趟过河沟,再爬上电站对面西边那座山,翻越几座大山。途中常遭遇大雾笼罩道路,能见度低,大家要手牵手的前行,不然后面的人看不见前面的人就会迷失方向。到达聂康拉山口的那座山陡而险,山坡为细粒沙,可谓上一步退三步,若是半胶鞋,鞋内填满沙粒。
八、九月份巡聂康拉山口,上到山口时,满目的大雪莲花,又大朵,又雪白,弯腰挑选大朵雪莲花拔扯,惹人喜欢。巡逻聂康拉山口往返需18个小时左右。一九九四年八月五日,由向代文、刘先定两位干部带队巡逻聂康拉到达山口时,有的战士在路边随手就可以扯取大朵的雪莲花拿在手里。在山口照合影像时,有的同志把雪莲花插在胸前、有的同志把雪莲花举在手里合影留念。这就是巡逻虽苦犹荣,苦中有乐。为此,丁嘎连队巡逻山口总结为:徒步跋山涉水,吃苦超常人,毅力超岗人,脚力超牦牛,爬山超俊马;上山气喘,下山脚软;过雪山超坦克,趟冰河象军舰,面对印军象猛虎。
配给丁嘎队的小车,年入伍的刘玖长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刘光福籍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年12月入伍,在西藏日喀则边防服役16个春秋,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职干事,连政治指导员,驻岗巴县部队副部队长转业返渝。转业就职于重庆市石柱县建设银行支行至光荣退休。“青春无悔、赋闲怀旧”,律诗、随笔等“思念战友,追忆边防”的真情流露,被军地友人广泛称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