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历史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发生过一起惨烈的“巴丹血战”,在这场战争之中,以美国为主的联盟防守部队不敌日军的猛烈进攻,最终全面战败。
这场战争只是众多战役之中最为常见的一次,但之所以能够让历史铭记下来,并不是因为这场战争的本身,而是战后发生的日军惨无人道的虐俘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巴丹死亡行军”。
“今晚,那些在巴丹地区阵亡的诸多将士终于能够安息了”……
这是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在率领盟军将士取得布纳之战胜利后的感慨。
布纳之战是盟军部队在二战之中取得的首次地面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美国首次进行的大规模丛林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直接打破了日军继续向南部进攻的企图。
尽管布纳之战取得完美的胜利,但在麦克阿瑟心中,依旧放不下的还是在巴丹战场上牺牲的众多美国将士。最后甚至将自己乘坐的“吉恩”号专机更名为“巴丹”号,同时将自己的司令部也命名为“巴丹”。
那么为何麦克阿瑟会对“巴丹”有着异乎寻常的执念,那些在巴丹战场之上牺牲的美国士兵又到底经历了怎么样无法想象的折磨?
一、巴丹死亡行军
“巴丹死亡行军”与发生在中国的血腥屠杀事件,以及“泰缅死亡铁路”事件,共成为二战时期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三大暴行。
年12月7日,蓄谋已久的日军派遣大量战机偷袭美国位于珍珠港的军事基地,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让美军防不胜防,损失惨重。
“珍珠港事件”的爆发远不只是一场小型的偷袭战,它最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火烧向太平洋地区的导火索,同时将美国拉入战争的漩涡,美日之间展开对太平洋海洋控制权的争斗。
日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先发制人使其顺利夺得该地的主导权,随后对美国关岛基地、威克岛基地发动了一系列进攻,美军在初期沉陷于被动状态无法扭转。
在重创美军之后,日军迅速将战争的中心转移到菲律宾,与美国和菲律宾组成的联盟军展开激烈战斗。在日军猛烈的进攻之下,联军首领麦克阿瑟下令将彻底放弃马尼拉的控制权,将战斗主力转移至巴丹半岛。
但与此同时,依旧在菲律宾战场上坚守的众多美菲士兵最终因缺乏弹药以及最为基本的生活物资,最终在年5月便悉数战败被俘。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此次被日军俘虏的美菲守军有将近8万余人,其中菲律宾普鲁76,千余名,而美国士兵将近1万名。成为俘虏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生命中最为残酷最为难忘且残酷的一段生涯。
近8万余名俘虏被日军从巴丹南端一直驱赶至北部的奥唐奈战俘营,这条路总长达到.6公里,在这段百公里的行军之路上,他们都在体验着濒临死亡的感觉。
其中的一些幸存者在被解救之后,回忆起这段痛苦不堪的生涯,将其称之为“巴丹半岛死亡之旅”,而知晓此事的世人也将其命名为“巴丹死亡行军”。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战俘驱赶出巴丹地区,为日军进行下一场战争腾出较为空旷自由的战场,这些战俘被人分为一组,顺着巴丹半岛的东海岸一直向北徒步前行。
而这场行军之路对于日军来说,最为棘手的问题便是如何对美菲战俘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这将近8万人的庞大数量着实给日军增加不少的压力和管理难度。
按照最初的设想,日军在对待俘虏的饮食问题上,计划采取与日本普通士兵同种规格的待遇,并且在转移过程医院,为这些战俘提供休息以及医疗场所。
虽然这种安排符合国际战略组织对于俘虏的管理条例,然而却并不现实,因为他们在最初制定这项计划的时候,所设定的人数远远低于目前手中控制的数万余人。
众多战俘的存在,使得日军整个后勤物资体系遭遇严重的压力,他们并未提前做好应对将近8万俘虏的生活以及医疗物资。
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日军也是绞尽脑汁,但最终达成一致建议,采取了最为简单粗暴的方式。
在日军部队之中,逐渐出现少数自发性地虐待俘虏事件,甚至一些士兵逐渐形成以虐待俘虏作为乐趣,对其进行殴打,枪杀以及残忍折磨至死。
这一恶劣行径绝不仅仅是因为日军无法解决众多战俘的基本物资保障问题,更为根本的因素是,从他们骨子里散发出的对这些战俘的鄙夷以及蔑视。
这些战俘的投降行为在日军的心目中,是一种极为卑劣耻辱的选择。对于这些从小被灌输军国主义思想的日本士兵而言,选择投降是他们最无法容忍的一种结果,那将是他们一生的耻辱,因此日军对待手下的俘虏就如同草芥一般肆意虐待屠杀。
随着迁徙路程的逐渐增加,对于战俘的管理却变得日益松散混乱、无序。而日军对战俘实施的虐待行为,则更加频繁且恶劣,甚至出现了小部分日军形成团体,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集体虐杀行为。
其中最为让人闻风丧胆的是,在这批战俘营日军管理层中有一位以残暴著称的日本军官——辻政信,他曾经在太平洋战争中制造了臭名昭著的“新加坡大屠杀行动”,将数以万计的新加坡华侨残忍杀害。
二、日军的“杀人游戏”
辻政信被任命为美菲战俘的管理官员,这也再次让世人看见这样一个嗜杀成性的魔鬼,同时他也是这场“巴丹死亡行军”的罪魁祸首和阴谋的策划者。
他曾经甚至无视上级命令的规定,私自下令要求手下将俘虏处死,并且对手下士兵讲道:
“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不同种族之间的战争,为了能够完成天皇陛下的期望,让有限的日本士兵能够充分投入到战争之中去,因此必须要将手下的俘虏全部都果断处决。”
在辻政信的心中,美国人就是白种人殖民者的代表,应当被无情地消灭。菲律宾人作为亚洲人却宁愿当做白种人的走狗,他们背叛了自己的种族,也应当被处死。
然而无人知晓的是,这一切的观点和命令都是辻政信一个人的极端想法和决定,因此他个人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导致大量的美菲战俘惨死在巴丹之路上。
在酷热难耐的巴丹转移之路上,沿途缺乏植被的遮盖,以至于所有俘虏都不得已暴露在烈日之下,遭受着高温灼烧的痛苦。相对于饥饿和疲惫而言,对这些俘虏而言,最为无法忍受的是极度的口渴。
作为俘虏的他们并不知晓还要行走多远才能够到达最终的目的地,随着前进路程的逐渐遥远,越来越多的俘虏因为无法忍受恶劣的环境和非人的折磨,相继倒在路途之中。
对于那些想要顽强挣扎起来,继续前进的俘虏而言,等待他们的是日军寒冷彻骨的刺刀。这样一来,这些可能成为拖累行军速度的因素便被清除干净。
事实上想要解决战俘们饥渴的问题并不难解决,因为沿着巴丹半岛的边沿便有众多河流以及泉水,然而日军故意为了折磨这些俘虏,便不让他们去喝水。
但凡事也都有例外,在行军过程中偶遇一个小水塘,日军允许俘虏们前去喝水,这倒也不是他们大发善行,而是他们发现这是一个表层漂浮着绿水藻以及脏污的抽水坑,看起来就令人作呕。
但早已经被饥渴折磨得不像样的俘虏哪里会管得着这些,义无反顾地一拥而上,趴在地下将水面的脏污用手拨开,连同着那些绿油油的气泡一同喝下去。明知这些脏水喝下去对他们百害而无一利,但是他们依旧毫无嫌弃。
没过多久日军便催促着他们返回部队之中,然而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所有旁观者都触目惊心。那些冲向水坑边喝过污水的俘虏全部都被机枪射杀,无一生还。
在屠杀完所有喝过污水的战俘之后,他们就将死去的战俘随意丢弃在荒郊野地之中,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尸体在高温下没过多久便开始腐烂变质,招致大量的蚊虫寄生在尸体之上,所有人都不敢回头观看这一血腥残忍的一幕。
在这条长达数百里的行进路上,无数战俘死在日军的刀枪之下身首异处,日军处决这些战俘就像杀死一只蚂蚁一般易如反掌。
日本士兵在长时间的监管过程之中逐渐热衷于所谓的“杀人游戏”,他们偶尔会在较为宽旷的地方驻足,在俘虏之中随意挑选受害者出来,让新兵作为练习刺刀的肉靶子,其他的俘虏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日军这样惨无人道的行径,也再次让所有世人见识到了日本大和民族所谓的“武士道精神”。
麦克阿瑟的怒火
美菲战俘们整日生活在一起,生活环境极为恶劣艰苦,再加上空气高温潮湿,细菌和传染病逐渐在俘虏之中出现。
许多战俘在营地中感染疟疾以及坏血病等疾病,行军途中部队医疗条件严重受限,越来越多的战俘在感染疾病之后,只能够默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最终结束自己悲惨的生命。
或许有人极为好奇,将近8万人的俘虏之中,就没有人想要逃跑吗?
事实上他们其中确实不乏有想要并且已经实施逃跑计划的俘虏,然而结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有的人跳入溪流中成功潜到对岸,然而依旧被日军密集的子弹扫射,最终含恨死在沙堆之中,不幸的甚至直接死在河水中给鱼儿果腹。
对于那些水性不好的人,在跳入水中之后拼命地向回游,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日军无情的刺刀以及汽油,日军在这些逃跑的俘虏身上泼洒汽油,随后将其点燃,让他们在河水中活活被烈火烧死,而此时的他们却在岸上面目狰狞的大笑。
在这长达.6公里的转移之路上,日军押送这美菲俘虏行走了整整六日才到达奥唐奈战俘营。在这场臭名昭著的“巴丹死亡行军”之中,大约有一万五千余名俘虏以各种各样的原因葬送在路上。
但是随后这场血腥的屠杀事件并未因为俘虏到达战俘营便终结,在战俘营之中m每日都有俘虏遭受着日军非人的折磨和残害,死亡人数逐日增加。
根据相关历史数据的统计,在俘虏们到达战俘营之后的两个月内,又相继有将近两万六千米俘虏被日军残害。
当在巴丹地区发生的惨剧被麦克阿瑟得知后,他因为自己的决定而无比悔恨和恼怒,对于全世界人民发出公开声明:
“日军这种残害俘虏的野蛮行径,让我无比痛心疾首,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作为军人的荣耀和使命,我要担负起自己神圣的职责,为这些惨死在强盗手中的同胞们而战斗。”
后来麦克阿瑟率领联军重返巴丹地区,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在取得布纳之战的胜利之后得偿所愿,也告慰了所有的巴丹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