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顿又名赛达,是黎巴嫩南部省的一座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
西顿是腓尼基人的主要城市之一,和苏尔齐名。
西顿有过强盛的历史,西顿的居民曾向外殖民,占领过塞浦路斯等岛屿,建立迦太基等若干城邦。
然西顿遭受了更多的屈辱——公元前六世纪被西顿波斯统治,公元前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公元前64年并入罗马。
十字军东征时期,西顿屡被攻陷,三次被十字军掳去,又三次败于回教军手中。
黎巴嫩回教教派与土耳其之战,土耳其与法国之战,都以西顿为战场。
年,西顿被英、法、土舰队炮击。
西顿虽然多经血战,但未被灭绝。
后来,西顿又繁盛起来。
西顿老城(OldSoukofSaida)位于西顿海上城堡的对面,过马路,走到这座建筑物的后面去,那里,隐藏着一片巨大的、迷宫般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贵族城堡及平民窟,还有香皂博物馆,非常值得一逛。
说到西顿老城,我也看到了这样一段历史记载:赛达(阿拉伯语:)又名西顿,是黎巴嫩南部省的一座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
赛达是腓尼基人的主要城市之一,和泰尔齐名。
后来西顿的居民向外殖民,建立迦太基等若干城邦。
古代腓尼基北部奴隶制城邦,滨地中海东岸,即今黎巴嫩的赛达。
约建于公元前二千年代初,与推罗并称为腓尼基两大商港城邦。
手工业发达,尤以染料和玻璃制品著名。
二千年代后期向海上殖民,占塞浦路斯等岛屿,势最盛。
公元前六世纪被波斯统治。
公元前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
公元前64年并入罗马。
从年以来,在以色列的驱逐下,大量的难民从巴勒斯坦来到了黎巴嫩,几十年后,难民们已经繁衍了好几代人,他们仍然过着肮脏贫穷的生活,无法享受良好的教育和公平的环境。
黎巴嫩的富豪们在贝鲁特享受着豪华的生活,却无视逃难的人们在难民营中烂掉。
不是黎巴嫩政府无法吸收难民,而是黎巴嫩政府不想这么做,他们故意把难民区分开,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种族隔离”。
因此,南部城市西顿是另一个收容难民的地方。
为什么政府对难民视而不见呢?这跟黎巴嫩复杂的宗教关系有关:黎巴嫩政府之所以要隔离难民,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宗教和人口结构。
这个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宗教结构,在建国之初,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个国家几乎平分天下。
黎巴嫩的基督教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叫马龙派(Maronite)。
而伊斯兰教也分成了好几派,逊尼派(Sunnis)什叶派(Shiites)平分秋色。
另外,当地还有一个特殊的教派:与世无争的德鲁兹派(Durze)。
黎巴嫩建国时,基督徒大约占了一半,伊斯兰占了人口的另一半,人口的势均力敌在政治上也产生了一种平衡,基督徒的权重稍微重一点。
如果将大量涌入的巴勒斯坦人(他们属于伊斯兰逊尼派)吸纳,那么黎巴嫩的人口结构势必向伊斯兰教倾斜,这是基督徒不愿看到的。
所以,政府宁肯装作看不见难民问题,将他们隔离起来。
老城里有一家过去的贵族住址,现在已经成为游人参观的地点,门票大约5元人民币,里面的乐器如同我国新疆的东不拉,但制作非常精致,室内的其他陈设都很奢华;主人还收藏了很多中国的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