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尼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西班牙历史沿革第二十六期
TUhjnbcbe - 2024/3/25 17:19:00
寻常型白癜风图片 http://m.39.net/pf/a_4779982.html

西班牙内战

共和国动荡

(一)20世纪初西班牙是一个经济上贫穷、政治上落后的半封建农业国家,西班牙政治体制仍偏向封建专制形式,政府官员、军事将领多为天主教高级僧侣或是贵族地主等上层人物。农村盛行半封建的大庄园制度,大地主掌管国内绝大多数土地和资源,下层阶级人民生活困苦。米格尔·普里莫·德·里韦拉在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的同意下于年9月1日发动政变,建立长达7年独裁政权,强力镇压国内纷乱。年的西班牙爆发革命,德·里韦拉政权被推翻,阿方索十三世则流亡海外,尼塞托·阿尔卡拉-萨莫拉成立西班牙第二共和国。但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同样处于动荡不安的情势,先后成立28个政府。最早的政府是萨莫拉领导的左翼的社会主义联盟,实施一系列的民主与土地改革,并且实施裁军、关闭军校。但这些改革并不十分奏效,地主与保皇军官仍然占西班牙国会与政府军里的多数,土地改革亦然,当多数土地收为国有或是高价买进地主土地后贫农则只分到少部分王室土地。天主教人士也与共和政府对立,互相攻击导致宪法规定政教分离。但政府却利用第二共和国成立之势组织反天主教的政府,强力干涉天主教会,禁止宗教团体的传教,限制财产的权利和投资,取缔耶稣会。甚至放任反天主教激烈人士攻击修道院和教徒,天主教会因此也对信徒散播反共和政府的思想。工人阶级的福利制度也未强力执行,资本家多不履行8小时工作制等规定,自治区的要求也只有加泰罗尼亚允以成立。

(二)年8月荷西·桑胡霍将军企图发动政变,但失败被捕。阶级互斗与0年代的大萧条使国内社会动荡不定,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在西班牙迅速蔓延,国内充斥着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力量、左右翼互相冲突,联合其他主义者扩大自己的势力。其中法西斯主义的长枪党和西班牙共产党手段最为激烈,他们在国内的暴力事件极多,也激化内战的阵营对立,导致冲突规模逐次升级。年10月西班牙左翼集团由西班牙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工人党、工人联盟、巴斯克人、加泰罗尼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等组成人民阵线,人民阵线选举前的政治主张有赦免被右翼政府捕下狱的政治犯、提供工农的基本薪资和限制工作时间、恢复宪法和自治区的设立、公安机关与军队民主化、取缔法西斯和保皇人士、降低税收与地租等,广受工农阶级与小资产阶级民众的支持,并在年的选举中获得胜利取回执政权。但在内战中左翼集团内部的巨大分化显现出来,西班牙共产党追求一党官僚制,西班牙社会党追求社会共和制,西班牙工人党追求工会专制。在人民阵线执政时对于长枪党与军官的企图,由于法制没有采取有效的镇压,仅能将有明显意图的军官转调至他处,包括日后国民军领袖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当时的总参谋长,调至加那利群岛)、曼乌勒·戈代德和埃米利奥·莫拉。荷西·桑胡霍创立一个名为西班牙军事联盟的组织,计划以武力推翻共和政府,施行右翼独裁统治,恢复国内秩序。

(三)支持者分为三派,代表富农利益的保守军人,代表中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代表小农和手工业者利益的长枪党。此组织的现役军官不多,退役军官却不少,而桑胡霍本人当时还住在葡萄牙,而在国内替其指挥的是埃米利奥·莫拉现役陆军准将。年2月桑胡霍、荷西·里维拉与长枪党干部与西班牙驻德军官胡安·贝格贝尔上校见面,该人将他们引见给纳粹德国军事情报首长卡纳里斯上将,获得德方的支持并取得上千挺德制机枪。长枪党是由米戈尔·普里·德里维拉侯爵的长子何塞·安东尼奥·普里莫·德里维拉于19年所创立的右翼组织类似意大利王国和纳粹德国的法西斯政党,长枪党主张全体主义、民族主义和武装叛变,并与其他右翼势力前往德意两国,获得支持并取得大量武器。同时保皇派也反对共和国的改革,保皇党领导人是安东尼奥·戈雷契亚,他在年曾要宣称借着军事政变或内战使共和国垮台,还前往意大利王国获得墨索里尼的支持。正统派的领导者是法尔·更特,他们也准备以武力推翻共和政府,并在那瓦尔山区训练民兵。19年西班牙再次举行选举,右翼的激进共和党胜出,由亚历杭德罗·勒鲁斯为首相。勒鲁斯取消前任政府的各项改革,包括终止土地改革、归还教会财产、废除宪法和自治区、释放许多右翼与保皇份子,右翼政府对反对者施以武装镇压。在年2月的选举中总数万的选票中左翼联盟获得万票险胜,再次夺回政权,于国会获得个席次,而右翼联盟则获得12席。

(四)由曼努埃尔·阿扎尼亚担任总统,卡萨洛斯·吉罗卡担任总理执政,左翼政府再次变更右翼的种种政策,这引发许多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保皇人士等势力的不满,企图推翻共和政府。佛朗哥的朋友华金·阿拉拉斯曾形容阿扎尼亚是红色西班牙中令人厌恶的一只毛虫,西班牙军官特别不喜欢阿扎尼亚,尤其是他在年作为战争部长期间削减许多军费和关闭军校。荷西·安东尼奥的侄子马奎斯被政府突击卫队(一种专门对付城市暴力事件的警察)的荷西·卡司第杀害后长枪党党员为报仇将其杀害,之后突击卫队成员又以伪造的逮捕令绑架右翼领袖财政部长卡尔沃·索特罗,之后加以杀害并弃尸于一处墓地。议员遇刺、警方绑架杀害的事件在右翼和中间派人士里都引起强烈反应和谴责,国民将领以此定下暴动计划,成为西班牙内战爆发的导火线。年7月17日驻摩洛哥和加那利群岛的西班牙殖民军在佛朗哥、埃米利奥·莫拉等将领策动下发动叛乱,叛乱迅速蔓延到本土加的斯、塞维利亚、萨拉戈萨、布尔戈斯等大中城市。陆军和空军的大部分部队(12万人)以及摩洛哥人组成的"外籍军团"参加叛乱,叛军趁政府犹豫之际迅速占领西属摩洛哥、加那利群岛、巴利阿里群岛以及西班牙本土北部和西南各省。7月0日在布尔戈斯成立"国防执政委员会",企图南北夹击马德里,进而夺取全国政权。叛乱发生后西班牙各阶层人民响应人民阵线的号召,拿起武器保卫共和国,两天内共有0万人报名参加民兵组织——人民警卫队。

(五)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卡塔赫纳、马拉加、毕尔巴鄂等大中城市的叛乱很快被平息,叛军仅控制南方的安达卢西亚和北方的加利西亚、纳瓦拉、旧卡斯蒂利亚等经济落后省份,共和军则控制所有的工业和政治中心、主要港口、交通干线和重要农业区。年8月叛军在德、意干涉军支援下从葡萄牙边境向马德里方向发动进攻,先后攻占巴达霍斯、卡塞雷斯、塔拉韦拉、托莱多等城镇,将南北两块控制区联成一片。9月叛军和干涉军在北部攻占伊伦和圣塞瓦斯蒂安,切断共和国北部与法国的联系。9月28日叛军占领马德里西南托莱多地区,随后成四路从西面、西南面和南面进逼马德里。11月6日叛军进抵马德里城郊,共和国政府迁往巴伦西亚,并组建兵力达0万人的正规军。西班牙人民在国际纵队配合下展开马德里保卫战,共和军和民兵在马德里以西构筑三道防线英勇抗击敌军。新组建的共和军和共产国际组织的国际纵队两个旅则赶赴前线,在米亚哈将军指挥下加强防御。同日叛军2万人在德、意干涉军的坦克和飞机支援下从西南方向发起猛攻,其左翼经“田园之家”公园实施主要突击,强渡曼萨纳雷斯河,一周内占领大学城/4的地区。共和军兵力增加到7个旅(含1个坦克群),给敌以迎头痛击。25日叛军停止进攻,为缩小包围圈的叛军于年12月1日出动1.7万人在马德里西北接近地实施突击,经1个月激战后切断马德里通往埃尔埃斯科里亚尔的公路。西班牙共产党站在保卫共和国的最前列,马德里90%的共产党员走上前线,许多国际纵队战士在战斗中英勇献身。

(六)年2月6日叛军在意大利干涉军支援下在马德里东南的哈拉马河谷发起进攻,企图切断马德里至巴伦西亚公路,完成对马德里的合围。18至27日共和军实施反击,粉碎叛军从东南方向合围首都的企图。月8日意大利干涉军从东北方向对瓜达拉哈拉实施突击,企图配合叛军夺取马德里,共和军调整部署,投入个师的兵力顽强防御,至22日终于粉碎意大利干涉军的进攻。同年6月起叛军的进攻重点从中部战线转向北部战线,马德里周围地区的态势趋于稳定。年月5~6日共和军中部战线司令卡萨多上校在马德里发动军事政变,为叛军占领马德里敞开大门。28日马德里陷落后内战结束,马德里军民为保卫共和国首都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精神鼓舞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其间叛军于2月6至27日在马德里东南远接近地发动哈拉马河战役,企图切断马德里通往东南地区的交通线,共和军英勇反击,粉碎叛军的企图。为牵制共和军的兵力,叛军在南部科尔多瓦、格拉纳达、直布罗陀一线实施进攻,占领蒙托罗、马拉加后转入防御。哈拉马河战役是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期间共和国军队实施的防御战役,年2月6日叛军发动旨在切断马德里通向本国东南地区交通线并攻占首都的哈拉马河战役,共和国军队顽强防御使叛军的企图未能得逞。叛军在马德里遭到失败后从年6月起把进攻重点转向北部,企图攻占比斯开湾沿岸的重要工业区巴斯克和阿斯图里亚斯,为此叛乱方面集中15万兵力(含意大利干涉军10万人)对巴斯克首府毕尔巴鄂发起进攻,遭6万共和军坚决抵抗。

(七)6月20日叛军凭借兵力优势攻占毕尔巴鄂,随后向桑坦德和希洪发展进攻。为减轻北部战线受到的压力,同年7月和9月共和军在中部战线马德里西北的布鲁内特和东部战线萨拉戈萨以东发动两次进攻战役,但未能制止敌军对北部战线的攻势。8月26日桑坦德失守,10月22日共和军在阿斯图里亚斯的最后一个根据地希洪陷落,北方工业区的沦陷使共和国遭到沉重打击。10月28日共和国政府从巴伦西亚迁至巴塞罗那,年12月5日共和军为粉碎叛军再次进攻马德里的企图,在东部战线对叛军主要根据地特鲁埃尔发起进攻,一度解放该城。但共和军未能按计划发展进攻,在孤立无援情况下苦战两个月,终因寡不敌众而遭受惨重损失,于年2月15日放弃特鲁埃尔。特鲁埃尔战役使共和军伤亡2.5万人,损失飞机超过架,叛军和干涉军乘机将作战重点转向东部战线。月佛朗哥在埃布罗河河谷投入5个军的兵力以及几乎全部飞机、坦克,在德、意干涉军配合下向阿拉贡发起进攻,而共和军在东部战线仅有11个师。9日法西斯军队突破共和军防线,至4月15日先后占领莱里达、特仑普和比纳罗斯等地,将共和军控制区分割成两部分,切断加泰罗尼亚与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的联系。接着叛军和干涉军分兵出击,南攻巴伦西亚,北进巴塞罗那。为扭转战局和减轻巴伦西亚受到的压力,共和军于7至11月在埃布罗河地区投入7个师10多万兵力发动进攻战役,经个多月鏖战后歼敌8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余架。

(八)但由于人力物力得不到及时补充而被迫转入防御,未达预期战役目的。这次战役具有决定性的性质,共和军损失6万有生力量,致使战局空前恶化。在此期间的9月21日共和国应国联要求解散国际纵队,试图换取英法对德意的压力,使其撤回干涉军,未果。少数国际纵队成员留下继续作战,政府后来使其成为公民。12月2日叛军和干涉军出动20多个师共40万人的兵力发动加泰罗尼亚战役,年1月26日加泰罗尼亚首府巴塞罗那失陷。2月8日共和军控制的最后一个据点菲格拉斯失陷,25万共和军越过法国边境后被解除武装。次日叛军和干涉军进抵法西边境,切断西班牙第二共和国与其他国家的陆上联系。2月11日加泰罗尼亚全境被占领。瓜达拉哈拉战役是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期间共和国军与叛军、干涉军之间的一次战役,年月8日意大利远征军约4万人进攻瓜达拉哈拉,共和国军第12师1万人防守该城。由于力量悬殊导致第12师形势严峻,国际纵队派两个旅支援,共和国军又调集部队转入反攻,至月22日意远征军的进攻被彻底粉碎。阿斯图里亚斯武装起义又称奥维亚多血战,是西班牙统一社会党组织的一次起义。为阻止亲教会的西班牙右翼自治派进入专断的西班牙政府,西统一社会党于年10月5日组织7万多名矿工在阿斯图里亚斯举行武装起义。起义者烧教堂、杀牧师、占领奥维亚多城,但遭到西班牙外籍军团和政府军的残酷镇压,两周内人死亡、.5万人被捕,起义失败。

特鲁埃尔战役

(一)年年底军事形势是共和国最担心的问题,北方沦陷后整个共和区上上下下都觉得无能为力。共和军发动多次进攻试图牵制国民军,但都失败了。共和军确实在尝试重组,罗霍组建五个军对它们进行训练,使它们具备作战能力,但它们仍然缺乏足够的装备,更重要的是它们对自己的作战手段缺乏信心。阿斯图里亚斯战役结束后国民军便可以把大批训练有素的部队调离北方用来对付共和军,这些部队被调到哪里后哪里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此时弗朗哥已拥有六十万的兵力,其中三分之一被用作预备队。在11月9日以前只有纳瓦拉部队还保持着旅的编制,从11月9日开始它们全都被改编成师的编制。要想发动新的进攻的国民军有三处地方可以选择,而其中两个地方的兵力较弱,这两个地方分别是南方(由凯波·德·利亚诺指挥)和北方(由达维拉指挥)。国民军兵力最集中的地方依然是马德里一线,因此在国民军总参谋部看来为了赢得决定性的胜利必须拿下这个最重要的地方。自从瓜达拉哈拉战役失败后弗朗哥第一次觉得自己已经做好直捣首都的准备,但是正面进攻显然是不可取的,这样会一头撞到组织良好的防线上,肯定会导致重大伤亡,因此还是重新使用侧翼包抄的计策为妙。为了尽量发挥叛军在兵力与物资上的优势应该在尽可能宽广的正面上发动进攻,叛军司令部的主流意见是兵分三路夹攻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

(二)据迪亚斯·德·比利耶加斯介绍摩洛哥军将沿着埃纳雷斯河进攻,意大利干涉军将沿着塔胡尼亚河进攻,卡斯蒂利亚军将沿着塔霍河进攻。当然要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机动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准备,而且集中如此之多的部队也很难不被发现。与此同时共和军总参谋部也意识到如果再让国民军夺得作战的主动权,共和军就有可能遭到失败,共和国政府急需一场胜利来振奋民心,并证明自己的各项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在年年底内格林的政治地位比较牢固,工总已经被他的盟友所控制,他还把中央政府从瓦伦西亚转移到巴塞罗那。这在年年初还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内格林解释说:“这是前任政府的一个旧观念,为了便于组织中部战线和东部战线的后勤与军事行动才把政府设在瓦伦西亚,现政府相信列万特地区仍将保持自己的积极性。自从内战爆发以来出于经济与战略上的考虑,现政府必须迁往巴塞罗那。”内格林提出的这些动机并不新鲜,政府以前之所以没有转移到巴塞罗那主要是因为全劳联和地方自治势力在当地拥有很强的力量,而现在内格林可以在演讲中宣称(他的政府)与(加泰罗尼亚)自治政府关系融洽了,从这层意义来说可以认为共和国阵营的团结得到加强。然而只有通过军事上的胜利才能真正实现政治上的团结,因此共和军总参谋部不能不进攻。12月8日最高军事委员会同意选定特鲁埃尔为进攻目标,当地的各种条件似乎都对进攻有利。

(三)特鲁埃尔就像一个深深地扎入共和军战线的楔子。共和军在特鲁埃尔北面占据俯瞰阿尔范布拉的山脉,它的战线在特鲁埃尔来个急转弯,延伸到乌尼维尔萨雷斯山脉以北的阿尔瓦拉辛,所以共和军在两个方向上都占据对特鲁埃尔居高临下的阵地。此外国民军在整个北方战线上的兵力都比较少,特鲁埃尔的兵力更少,在战役开始时仅有二千五百名守军。而共和军却动用大量的兵力,在极其狭窄的进攻地段上投入四万人。共和军的进攻部队由三个军组成,此前驻守在列万特的部队将协助这三个军进攻。由胡安·伊瓦洛拉指挥的第22军将从北面进攻,由雷奥波尔多·梅嫩德斯指挥的第20军将从东南进攻,而由埃雷迪亚指挥的第18军将从南面进攻。作战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先让第18军与第22军会师并包围特鲁埃尔,同时消除这个突出部。12月15日,和军发动进攻,在15日至22这一周里进攻取得较大的进展。包围计划在一开始进展顺利,共和军经过激战攻占坎皮利奥和圣·布拉斯,尽管如此但在共和军战线后面仍有不少被包围的叛军在负隅顽抗,不得不一一消灭他们。12月18日特鲁埃尔西南边的制高点穆埃拉·德·特鲁埃尔也被共和军攻占,当地的守军且战且退,撤入特鲁埃尔。12月22日共和军的两个师已经攻入特鲁埃尔城内,驻防当地的国民军在雷·达库尔上校的指挥下在省政府大楼、西班牙银行、神学院和圣·克拉拉修道院与圣特蕾萨修道院里死守。

(四)于是形成两条战线,在穆雷顿—圣·布拉斯—鲁维亚雷斯以西形成外部战线,它大体上是连贯的;在特鲁埃尔城内形成内部战线,几千名叛军在这里死守。由于共和军缺乏兵力无法同时做到占领特鲁埃尔和继续向纵深进攻,于是在12月2日至28日这段时间里战线暂时平静下来。在此期间国民军派出增援部队使当地的国民军能够守住阵地,甚至还能进行反攻,显然国民军不得不在守住特鲁埃尔和进攻马德里之间做出抉择。弗朗哥决定亲自指挥部队反攻,由于阿拉贡战线距离受威胁的地段比较近,他就马上从阿拉贡战线抽调部队派去救援当地的守军。这批守军从12月17日开始陆续抵达,然后他命令阿兰达的加利西亚军各师沿萨拉戈萨公路前去救援,又命令巴莱拉的卡斯蒂利亚军沿着通往莫利纳的公路,从阿拉贡赶赴前线。为了救援特鲁埃尔,国民军总参谋部一共抽调十个师,由达维拉负责指挥。对于共和军而言能让国民军抽调如此之多的兵力本身就是一个胜利,他们这一次做得比布鲁内特战役要好得多,成功迫使国民军修改计划,放弃对马德里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打算。在内战结束之前国民军再也没有向马德里发动进攻,这让弗朗哥的盟友深感失望。

(五)12月20日齐亚诺伯爵对自己说:“由于国民军司令部的犹豫不决以及赤匪的预防性进攻,向瓜达拉哈拉发动进攻的计划被无限期推迟。”国民军反攻的失败证明意大利将领们的担心,尽管叛军囤积大量的物资且拥有制空权并高度集中炮兵,最后还进行疯狂的进攻,但却只达成部分目标。叛军起初取得一点战果,共和军第20军仓促撤退,阿兰达的部队向特鲁埃尔进击并夺回穆埃拉·德·特鲁埃尔。叛军逼近特鲁埃尔,他们对夺回特鲁埃尔充满自信,甚至在广播中宣称已经夺回特鲁埃尔。然而一条新的战线在一月初形成,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条战线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国民军的反攻为何没能得手是因为战役的规模巨大、条件艰难,为了稳住战线的双方都投入大量的兵力与物资,在整个内战期间特鲁埃尔战役的兵力集中程度之高是空前绝后的,在如此狭小的战场上双方投入18万的兵力。但这场战役也是一场物资的较量,双方都集中使用大量炮兵,迫使步兵不得不掘壕据守,援军只能在夜间进入阵地。这场战役的条件极其艰难,这主要是因为内陆的气候非常恶劣,低温天气反复出现,士兵不得不每小时换班四次,在摄氏零下四度的低温中战壕里的士兵首先要防范的是寒风与暴雪。

(六)茫茫白雪覆盖大地,让一切东西都变成明显的靶子,使进攻越发艰难,由于霜冻的影响就连夜间的运输队也很难按时抵达目的地。战壕里到处都是僵冷的st,由于气象条件恶劣导致国民军的飞机经常不能出动,无法完全发挥空中优势。安萨尔多回忆说:“在新布尔戈斯机场中人们必须在早上除掉机身上的厚冰层。”而且共和军也付出巨大的努力,他们在狭窄的战线上有效地部署防空火力。在一月的第一个星期里国民军不顾重重困难继续进攻。最后战线在1月7日恢复平静,继续进攻已经没有意义,因为特鲁埃尔城内的守军已经投降,共和军完全控制特鲁埃尔。这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斗,国民军据守的建筑物被一栋接一栋地轰平,神学院被烧毁,西班牙银行被共和军炸平。想把特鲁埃尔变成又一个阿尔卡萨尔的希望破灭,城里的守军被分割包围,雷·达库尔在1月7日带着一千五百名士兵投降,一天后据守在圣克拉拉修道院里的守军也投降。共和国政府发表的公报宣称整个特鲁埃尔已属于共和国,但这并不是一次大胜。市中心被夷为平地,城内的狙击手过了半个月才被彻底消灭,这是因为守军进行顽强的抵抗,尽管凯波·德·利亚诺在广播中断言特鲁埃尔是由于可耻的背叛才陷落的。

(七)不过凯波·德·利亚诺如此恼羞成怒正好证明攻占特鲁埃尔对共和军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整个内战期间这是共和军首次夺回重要城市。罗霍认为特鲁埃尔改变战争的面貌,他的这个观点虽然并不正确,但至少可以认为特鲁埃尔战役的胜利使人们产生共和军正在扭转战局的印象。打完这场惨烈的战役后共和军终于成为胜利者,在接连失去毕尔巴鄂、桑坦德和希洪之后特鲁埃尔总算传来捷报。但这次胜利仍是有限的,共和军在取得初步的胜利之后不能更好地发展胜利,因为共和军缺乏预备队。共和军的兵力不如国民军,而要想抵消它在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它至少需要拥有兵力上的优势。共和军的兵力优势仅仅维持几天时间,而这点时间已经足够让国民军派兵增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打下并守住阵地本身就是共和军总参谋部的真正的胜利。但是正因为这个原因让弗朗哥绝不能容忍失败,哪怕只是暂时的失败。事实上在胜利的喜悦中共和军的领导人不应忘记这件事,他们的防线曾在12月29日被叛军突破,险些导致战线崩溃。就在当天当防线被突破后在特鲁埃尔也发生跟布鲁内特战役时一样的惊慌失措,对此没有人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八)当时必须迅速调遣援军堵上战线上的缺口,阻止阿兰达的部队与被包围在城内的守军会合。天气从1月15日开始好转,国民军又能发挥空中优势。由于直取特鲁埃尔要通过平原,这样可能会造成重大伤亡,所以阿兰达没有这样做,而是先攻占特鲁埃尔周围的制高点,特别是北边的阵地。他的部下设法攻占包括穆雷顿在内的几个重要的观察哨,威胁到共和军的阵地,他们可以从这些地方发动进攻。战斗现在已经转移到北面的阿尔范布拉河一带,不过叛军首先需要打退共和军的新一轮进攻,这次进攻从1月25日持续到0日,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然后需要集中兵力,在阿尔范布拉河以西突破共和军的防线,并消灭据守在帕洛梅拉山脉上的共和军,共和军在去年12月就是从那里发动进攻并赢得胜利的。但国民军司令部的野心还不止于此,它还打算继续向东推进,从侧翼包抄特鲁埃尔与北面的共和军。最后在反攻期间它准备让第2军在该地区实行一次钳形进攻,这次进攻将在国民军阵地的两端发动,在北面由雅古埃指挥的摩洛哥军,将在纳瓦拉师的支援下沿着比维尔·德尔·里奥进攻;在南面加利西亚军在得到穆尼奥斯·格兰德斯的第师加强后将突破特鲁埃尔与塞拉多斯之间的山地地带,并渡过阿尔范布拉河。战线的中段是最薄弱的,驻守中段的是莫纳斯特里奥上校的第一骑兵师。

(九)2月5日国民军发动这一钳形攻势并初步获得胜利,雅古埃的部队突破共和军防线,并从侧翼包抄共和军在阿尔范布拉河沿岸的阵地。南方的阿兰达部队却进展迟缓,国民军渡过河并攻占塞拉多斯,但是共和军发现特鲁埃尔有失守的危险便加强防御。重新来临的恶劣天气延缓国民军的进攻,由于寒风和冷雨导致国民军直到2月15日才重新开始进攻。这次钳形机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国民军的战线已经得到全面改善,从那时起从特鲁埃尔到贝尔奇特之间再到埃布罗河南面国民军的战线几乎总是连贯的。持续差不多两个月的消耗战几乎耗尽共和军的兵力,国民军在2月18日再次发动进攻,突破共和军的防线。2月20日国民军的先头部队几乎包围特鲁埃尔,切断通往东面的萨贡托公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特鲁埃尔市内发生巷战,但共和军并没有全心全意地应战。2月22日共和军完全撤出特鲁埃尔,特鲁埃尔战役结束。攻占特鲁埃尔曾一度使共和军的信心有所恢复,而特鲁埃尔的得而复失则被认为是内战的一大转折点。在战役开始时双方为了争夺废墟而进行激烈的战斗,成功的奇袭变成持久战和歼灭战,而在这种战斗中最终获胜的是拥有物资优势的一方。罗霍认为特鲁埃尔战役体现西班牙军人的高尚精神,也许他的看法是正确的,然而仅靠军人的勇气与坚忍并不能赢得胜利,特鲁埃尔战役也证明这一点。

埃布罗河战役

(一)正当西班牙第二共和国众叛亲离的时候第二届布鲁姆政府也倒台,当时国民军在阿拉贡大获全胜,把加泰罗尼亚同共和国分割开来,粉碎共和军的防线,人们都以为共和国随时可能覆灭。共和军虽然在比维尔防线顶住国民军,没有让国民军攻下瓦伦西亚,但国民军在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后自然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休整。在7月2日之前国民军一直在不停地向比维尔进攻,不给政府军喘息的时机,而连日的撤退以及在最后防线上苦战的事实已让政府军精疲力尽、士气消沉。加泰罗尼亚被国民军包围后从法西边境运来的物资就无法运到共和国,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战斗无疑是毁灭性的。在这个危急关头为了拯救瓦伦西亚使共和军重整旗鼓,共和军总参谋部试图夺回主动权。共和军为此发动埃布罗河攻势,它不仅震惊整个西班牙,也震惊外国列强,它们以为共和军已无法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罗霍发现必须在军事方面和国际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从年年初开始西方列强与德国之间的关系再次变得紧张起来,吞并奥地利仅是希特勒的小试牛刀,它预示着希特勒将提出更多的领土要求。欧洲中部正酝酿着战争,此时内格林政府再次找到将内战国际化的机会,它必须再次向欧洲和全世界证明尽管共和国遭到挫败,但它的斗志丝毫没有减弱,共和军的士气依然高涨。

(二)简单来说促使西班牙人民在年揭竿而起的运动能够经得住时间和艰苦战争的考验,内格林很可能想证明这场斗争还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分出胜负,敌人将不得不接受妥协,因此埃布罗河攻势是一次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的战役。在埃布罗河流域发动进攻就得在不利的地形渡河,这会造成额外的危险。其实要想解救瓦伦西亚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直接向萨贡托以北发动反攻夺回在前几个月丢失的土地,解救列万特的首府。但是由于参战部队已疲惫不堪,缺乏预备兵力,马德里战线、埃斯特雷马杜拉战线和安达卢西亚战线都缺乏兵力,这一行动一开始就缺乏可行性;二是在其它重要地段发动大规模行动,阻止国民军继续向瓦伦西亚进攻。共和军总参谋部的首要目标是迫使国民军将注意力从列万特转向加泰罗尼亚,准备投入这次进攻的部队在北方进行整编,它们依然组织良好。在渡河之前它们必须先进行奇袭,为此它们进行精心的准备。某些问题显然是难以解决的,特别是携带重装备渡过埃布罗河这个问题,而要实现第二个目标(即突破国民军的战线,收复地中海沿岸地区)就非得克服这个问题不可。共和军必须赢得全面胜利才能证明它仍有赢得战争的能力,但是如果这次战役一开头就不顺利就有可能会以惨败收场,总参谋部很清楚它要冒一定的风险,但这种风险是经过权衡计算的。

(三)共和军必须摆脱被动挨打的态势,考虑到双方的实力对比,共和军是不可能大获全胜的,但是它仍然有可能且也必须赢得局部的胜利。共和军在6月选定发起攻击的地域,关于这一点罗霍将军指出总参谋部起初制定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但它最后将目标限定为在埃布罗河河湾的两侧强行渡河,占领南岸的各个高地并向纵深推进。为了协助这个有限的主攻,共和军准备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助攻,助攻之一是沿着法永—梅奇嫩萨一线向西进攻,切断国民军的联系,并阻止国民军派兵增援;另一个则沿着海岸进攻,这个助攻只能起到牵制的作用。总的来说共和国政府的胃口不算大,尽管它投入大量的兵力(整个埃布罗河集团军以及从东部集团军群抽调的几个师),但是集中兵力和兵器、调集第一次渡河所需的船只、运输桥梁的零部件都需要时间,所以发动进攻的时间不得不推迟。这些工作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尽管如此但这次进攻几乎彻底达成突然性。7月24日至25日夜间共和军小心翼翼地把船只部署到位,由小股突击队进行的进攻体现共和军战士在装备与技战术方面的最高水平,尽管共和军的技术保障仍和以前一样不够充分,在进攻刚开始的头几个小时里驻扎在距埃布罗河仅有几公里的指挥所里的总参谋部同第五军失去联系,但渡河行动还是几乎取得全面的胜利。

(四)当天晚上传来了捷报:共和军建立了桥头阵地,河上架起了可供步兵和装备通过的桥梁,黎明时分,部队已从两处开始渡河。共和军兵分两路,一路向比利亚尔瓦·德·洛斯·阿尔科斯推进,另一路向甘德萨和科尔维拉·德·埃布罗推进,在埃布罗河的河湾地带包围了以莫拉·德·埃布罗为中心的突出部。7月26日,共和军占领了科尔维拉·德·埃布罗,并打到了比利亚尔瓦·德·洛斯·阿尔科斯与甘德萨的外围。莫拉·德·埃布罗突出部在数日之内被消除了。然后,共和军在渡过埃布罗河后,建立了宽三十千米、纵深二十千米的桥头阵地。第四十二师在北面渡过了埃布罗河,在法永和梅奇嫩萨之间建立了一个辅助性的桥头阵地,它可以依托这个桥头阵地,阻挡国民军的援军。尽管国民军的飞机立即进行了疯狂的反击,共和军还是把五万名战士送过了埃布罗河。但是,由于未曾考虑过如何发展胜利,共和军再次未能扩大战果、乘胜追击。共和军没有集中足够的兵力,缺少预备队;战士们在五天苦战之后,已经疲惫不堪。共和军向比利亚尔瓦·德·洛斯·阿尔科斯和甘德萨连续发动多次进攻,却未能攻下这两个地方。国民军撤入村庄负隅顽抗。共和军遭到了强大的火力,不得不停止进攻。在初期的战斗中,共和军缺少重装备,尤其是装甲车。等到二十四吨坦克终于渡过埃布罗河时,国民军的援军已经赶到了。国民军在7月25日拥有明显的空中优势。国民军的飞机不断投下炸弹、用机枪扫射,给正在渡河的共和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五)共和军虽然还能在夜间调遣援军渡河,但第一批桥梁已被国民军的狂轰滥炸摧毁。为了摧毁桥梁的国民军还打开埃布罗河在比利牛斯山区的各条支流上的水库,共和军的桥头阵地依然岌岌可危。8月1日国民军向共和军发起疯狂的进攻,企图把共和军赶回对岸,共和军则死战不退。这次战役一直打到11月15日才结束,在这次战役中就像在特鲁埃尔战役中一样政府军表现出能够在最困难的情况下顽强战斗的能力。但是埃布罗河集团军不得不陷入一场比拼装备的消耗战,尽管它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但它却无法赢得这样的战斗。罗霍认为这是一场物资充足的军队与物资匮乏的军队之间的战斗,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只有一个意义,当捷克危机撕裂欧洲之时展现共和军的战斗力让外国人认为共和军仍能与国民军势均力敌。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缓和欧洲的紧张局势,它也彻底粉碎外国干预的希望,因此对共和国而言埃布罗河战役不但是没有意义的且是危险的。乌利瓦里写道:“加泰罗尼亚的沦陷是由埃布罗河战役的结果决定的。”共和军如果在8月初就撤回埃布罗河左岸就能避免它后来遭到的重大挫折,也就不会遭受惨重的伤亡。但那样一来它为中部战区的共和军争取到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在大张旗鼓地发表捷报之后又放弃桥头阵地,这会给共和军及后方的士气造成沉重的打击。

(六)尽管国民军投入大量兵力但共和军总参谋部还是站稳脚跟顶住国民军的进攻,共和军司令部可能宁愿选择防御战,而不是大规模的机动作战。坚守在桥头阵地的部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它们占领当地的主要观察点,这对它们的防御是有利的。战役初期的成功以及它们觉察到的敌人的犹豫不决使它们更加勇敢、更加顽强,在共和军开始进攻时国民军仅有少量的兵力,在共和军的整个进攻地段上除了安波斯塔之外国民军只有第50师这一支部队。国民军总参谋部认为埃布罗河形成一条天然防线,共和军平时的行动又很迟缓,所以没有在这一带部署重兵。而它对这两方面的判断都是错误的,尽管在这次战役刚刚开始的时候某些国民军军官的情绪还很乐观,但到了25日黎明战报的调子就变,前方传来的消息非常糟糕。尽管国民军仓促将大量物资投入战斗并调集可用的全部火炮与飞机,但它还是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恢复平时的战况并巩固战线。为了挽回局面,摩洛哥军先后投入七个师。弗朗哥将军不得不从列万特抽调部队,甚至还从中部战线的一些地段上抽调部队,前去增援埃布罗河的国民军。在特鲁埃尔战役之后他再次接受在敌人选定的地方战斗,但他接受这个挑战,因为他对自己与日俱增的物资优势充满信心。要想在如此狭窄的战线上获胜就必须使用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弗朗哥认为他现在能做到这一点。

(七)共和军也站住脚跟并调集援军,在长达几周的时间里双方僵持不下,不断地投入新装备与新部队,直到惨重的伤亡迫使其中一方撤出战场为止。埃布罗河战役甚至比特鲁埃尔战役更为血腥,它也变成一场歼灭战,但这一次它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民军的反击起初进展顺利,共和军在法永的桥头阵地被攻陷,国民军集中大量的兵力(特别是炮兵),高度集中的兵力使国民军迅速赢得胜利。共和军第42师实际上已被消灭,但这仅仅是局部的胜利,关键的战斗发生在甘德萨桥头阵地。国民军在这里遭受初步的失败,在8月10日以前国民军向潘多尔斯山脉发动进攻,遭到共和军的顽强抵抗,阿斯纳尔写道:“共和军的抵抗之激烈在整个战争中是空前绝后的。”国民军实际上未能取得任何战果。在8月和9月国民军几乎都在连续不断地进攻,在此期间国民军的进攻只暂停过几次,每次暂停的时间都很短,它暂停进攻也只是为了让伤亡惨重的部队进行整编。国民军在10月之前发动四次进攻,严格来说这些行动不能算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是局部性的行动,双方都在围绕着几个要地反复争夺。在特鲁埃尔战役中战斗的残酷性主要是由天气情况造成的,而埃布罗河战役又比特鲁埃尔战役更为残酷,它既旷日持久又艰苦卓绝,令人回想起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

(八)然而共和军不可能无止境地忍受这种几乎不间断的破坏,兵力与物资的沉重损失最终耗尽共和军的力量。到了10月底共和军的预备兵力已经不够用了,国民军却还能派出援军。它成立新的马埃斯特拉斯戈军,这个军下辖五个师,军长为加西亚-巴利尼奥将军。10月24日国民军下达第44号总命令,命令部队消除埃布罗河突出部。其实这次进攻直到11月1日之后才真正开始,国民军奇袭并攻占共和军在卡瓦利奥斯山脉上的阵地。从11月1日到11月8日国民军攻占莫拉·德·埃布罗西南方的整个桥头阵地,国民军的反攻的第二阶段结束于11月15日,政府军失去在战役初期攻占的全部地域。共和军证明它具有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奋战和坚守的能力,但它遭受惨重的伤亡,耗尽它最后的一丝力气,最终导致它的失败。11月15日以后埃布罗河一带的战线无疑是稳定下来,在埃斯特雷马杜拉地区的叛军在8月发动进攻,沿着卡维萨·德尔·布维到阿尔马登一线推进且进展迅速,当地的共和军在得到来自列万特的部队支援后最终顶住叛军的进攻。埃布罗河战役迫使国民军调走最精锐的部队,使中部战区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米亚哈利用这个机会整编他的部队。

(九)但是弗朗哥打赢阿拉贡战役之后共和区就被分割成两块,加泰罗尼亚的共和军得不到休整的机会,连日的苦战已使他们疲惫不堪。共和军需要一段比较长的休息时间,还需要补充武器装备才能形成一道坚固的战线,迎击国民军的大规模攻势,然而它什么都没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失败使厌战情绪越来越明显,在7月底从埃布罗河传来的捷报曾一度鼓舞士气,然而共和军初期占领的地区后来又被国民军夺了回去。获得国外支援的希望也随着慕尼黑阴谋而破灭,普里耶托认为:“欧洲背叛我们。”他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加泰罗尼亚是无政府主义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五月事件发生的地方,对加泰罗尼亚而言欧洲的背叛是内格林的政策招致的报应。革命被抛弃了,现在整个欧洲都在支持弗朗哥。加泰罗尼亚的后方首次出现动摇的迹象,现在已经不可能把巴塞罗那变成第二个马德里。年曾有过的那些条件现在都不存在,人们已经失去信心。阿拉贡战役是年月9日—4月15日佛朗哥叛军和德意干涉者为切断西班牙中部地区同工业基地加泰罗尼亚的联系而进行的一次战略进攻,干涉军在埃布罗河一线突破西班牙共和国军的防线,完成中部分割,造成对共和国军的不利局势。

格尔尼卡大轰炸

(一)年7月的人口调查中格尔尼卡共有名居民,年大轰炸的时候周边共有名难民涌入城内,因此总人数应该在1万人以内。空袭当日虽然正值周一市场日,不过由于月1日的杜兰戈大轰炸及战线的逼近,市当局在24个小时前就已发出警告要求居民不要聚集在市场。即便如此当天的市场依旧有许多农民聚集,市场也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交易。此外原定于下午举行的巴斯克地区手球比赛虽然被取消,但有不明情况的观众依旧聚集在一起。杜兰戈大轰炸之后格尔尼卡为防备空袭而构筑防空系统,城市大厅、巴斯克警察司令部、圣玛利亚路、各家工厂都构筑地下防空壕。格尔尼卡大轰炸的主要凶手是秃鹰军团及其指挥下的意大利航空军团,他们派出的军机分别从格尔尼卡南部50公里外的维多利亚基地和西南部15公里外的布鲁格斯基地起飞攻向格尔尼卡,而布鲁格斯正是佛朗哥政权的所在地,意大利的军机主要有萨伏亚SM79轰炸机(可携带0公斤炸弹)、菲亚特CR2战斗机,德国的军机则为容克斯Ju52轰炸机(可携带公斤炸弹)、亨克尔He51战斗机(两翼可携带10公斤炸弹)、亨克尔He轰炸机(可携带0公斤炸弹)、道尼尔Do17战斗机以及梅塞施密特BfB战斗机。关于对格尔尼卡进行轰炸的原因一是因为意大利航空军团为阻扰巴斯克军队的撤退,从米高度投下12枚50公斤炸弹,试图对伦特里亚地区进行轰炸。

(二)这一轰炸本身也是对高空轰炸地面小型目标所进行的一种训练,但实际上轰炸任务失败,炸弹并没有破坏桥梁、军工厂等既定目标,而是落在格尔尼卡。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秃鹰军团试图通过轰炸破坏平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测试对撤退中的共和国军队、民众能够制造什么程度的心理恐慌。第一波轰炸开始于下午4点0分,公斤的炸弹被投下用于炸毁建筑物。第二波轰炸开始于下午6点0分,数百枚燃烧弹引发大火。第三波轰炸并没有破坏目标物,不过轰炸机倾泻剩余的所有炸弹,在三波轰炸的间隙战斗机则以居民为目标进行机枪扫射攻击。圣玛利亚教会当天下午敲响三次防空警钟,直至晚7点0分警钟停止鸣放后市民们才走出防空壕。50架轰炸机与大量战斗机组成的架空袭部队共投掷公斤炸弹9枚、50公斤炸弹枚、1公斤炸弹枚,市内共有栋建筑物被炸毁、烧毁,这意味着共有71%的房屋被彻底破坏,此外有7%的房屋严重受损、22%的房屋轻微受损。防空壕虽然保护众多的市民,但不过城市大厅的防空壕被炸毁且24人遇难,圣玛利亚路防空壕中遇难45人,养老院防空壕坍塌遇难1人,除此之外没有大量遇难的记录。根据巴斯克政府的官方报告共有人死亡,人受伤。

(三)当时市政府的建筑家认为死者在人左右,此外还有超过这一数字的受伤者。秃鹰军团是一支由阿道夫·希特勒下令组织的军团,其成员来自当时的德国国防军(包括空军、坦克、通讯、运输、海军和教练人员),其目的是在西班牙内战中支持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希特勒向西班牙派兵是秘密的,秃鹰军团的士兵在西班牙服役的时间可以算为在德国的服役期,而且他们获得的薪水比在德国高得多。秃鹰军团在西班牙内战中支持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打击西班牙共和党人,兼有练兵和测试新式武器的职责。西班牙内战开始时西班牙的军队大多数驻扎在摩洛哥,由于共和党人掌握海军让佛朗哥只能使用空运的方法将他的军队运到西班牙本土去,希特勒为此向佛朗哥提供三架Ju52运输机。年10月作战双方的战线基本打平,在从苏联、法国和美国共产党所派遣的国际纵队的帮助下共和军甚至在一些战线上开始回击,因此希特勒决定于10月0日向佛朗哥增援空军部队。年11月6日胡戈·施佩勒少将被任命为军团指挥官,名义上他服从西班牙最高指挥官,实际上他可以独立决定军团的作战。一般军团的人员为5左右,从未超过过0人。年11月7日第一批共名士兵被送往塞维利亚,他们于11月16日到达。这些士兵根本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他们在着陆前坚信他们被送往格但斯克。

(四)当年冬天希特勒又向西班牙派遣4人的空军军团,其中包括三个轰炸大队(Ju52运输机改装)、三个战斗机大队(He51战斗机)、一个侦查大队(12架He70)、四个重高射炮连、两个轻高射炮连、一个通讯连和地勤人员。所有当时已经在西班牙的德国士兵被编入这个军团,军团正式获得秃鹰军团的名字,其中空军是主力军种。年1月军团又获得威廉·冯·托马中校命令的辆I轻型坦克的增援,这些坦克只被用来做训练。德军不断替换在西班牙的人员,来使得最可能多数的人员获得实战经验,到内战结束时在西班牙服过役的德国军人在1.5万到2万之间。从年开始秃鹰军团参加内战中所有重要战役,尤其臭名昭著的是对格尔尼卡的轰炸,这座城市位于共和军支援毕尔包的运输线上。这次轰炸将这座城市几乎完全摧毁,许多平民丧生,事后毕加索以此事创作他的名画《格尔尼卡》。在西班牙内战中所有参战国都在这里测试他们的最新武器的实战效应。德方使用He轰炸机和著名的Ju87俯冲轰炸机,通过使用当时新式的梅塞施密特Bf战斗机秃鹰军团得以获得制空权。秃鹰军团在最紧要的战线上的空军支持对内战结局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共和军一开始飞机数量上占优势,但这些飞机飞散在整个战线上未能取得对秃鹰军团的胜利。

加泰罗尼亚战役

(一)加泰罗尼亚战役是年12月2日—年2月9日在西班牙内战中叛军和干涉军为赢得战略胜利和左右战争结局而发动的战略性决战,共和军是在军政形势十分复杂,战略态势又很不利的情况下被迫进行加泰罗尼亚战役的。加泰罗尼亚地区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年4月15日法西斯军队在安波斯塔地域推进至地中海沿岸,加泰罗尼亚与西班牙中心地区的联系已被切断,因此加泰罗尼亚战线各部被迫与优势之敌孤军奋战。盘踞在共和军各级司令部和指挥职位上的投降派破坏共和军预定在埃斯特雷马杜拉和安达卢西亚地域实施的进攻战役,阻挠抽调预备队增援加泰罗尼亚,这就使武装干涉军和法西斯叛军得以在加泰罗尼亚战线集结40万军队(24个步兵师,1.5个骑兵师,0门火炮,辆坦克,架飞机)。而共和军仅能以17.6万人(21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7万支步枪,门火炮,辆坦克和装甲车、14架飞机)与之相对抗。武装干涉者和叛军的主要目的是夺取加泰罗尼亚,他们企图以此取得加泰罗尼亚的制造业(尤其是海军制造业)与经济来源来赢得战略胜利和左右战争结局,敌人预计由莱里达南北地域向巴塞罗那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共和军指挥部的计划是固守塞格雷河和埃布罗河一线,在敌人突击集团翼侧集结战役预备队准备实施反突击。第一阶段自年12月2日开始,法西斯叛军以两个突击集团分别由特伦普地域(兵力较少)向东集团军防线和由塞罗斯地域(兵力较大)向埃布罗集团军防线同时发起进攻。

(二)装备低劣的共和军无力抗击敌军的猛攻,至2日日终前敌人步兵和坦克突破埃布罗集团军的防御,向纵深推进10公里,共和军多次实施反冲击亦未能恢复原态势。12月24日共和军总部决定使用预备队(步兵第5和第15军)进入交战。这两个军集结缓慢且缺乏组织,并分散投入战斗,没有形成统一强大的反突击。年1月4日战斗极其激烈,敌军不断使用新锐步兵和坦克进入交战,继续向蒙特布兰克和塔拉戈纳发展突击,在埃布罗河下游进行防御的共和军被迫开始向巴塞罗那撤退。东集团军防御地带内的阿特萨-德塞格雷防区战斗十分激烈,叛军在两集团军接合部突破共和军防线,向塞尔韦拉方向发展进攻。共和军的战斗力逐渐减弱,武器奇缺影响很大。年1月15日叛军和武装干涉者推进-公里,占领蓬斯、塞尔韦拉、塔拉戈纳一线。战役第二阶段(年1月16日—1月26日)在战局严重恶化情况下共和军沿略夫雷加特河构筑防线,企图将敌人阻止于沿利奥夫雷加特河构筑的后方防御地区,但叛军兵分四路猛烈突击导致这一任务未能完成,这一地区易手就决定加泰罗尼亚首府巴塞罗那和整个防御战役的命运,1月26日共和军放弃巴塞罗那。战役第三阶段(年1月27日—2月9日)共和军残部一面进行掩护作战,一面向北撤退,先后放弃贝尔加、比克、赫罗纳。2月8日共和军控制的最后一个据点菲格拉斯失陷,共和军余部以战斗行动掩护溃散人员北撤,25万共和军官兵越过边界进入法国境内,被法国当局解除武装。9日叛军控制并封闭法、西边界,战役以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的彻底失败落下帷幕。

国际介入

(一)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大批非西班牙公民的外国人参与战斗和军事顾问职位,佛朗哥领导的国民军得到德、意政府大量的财政与军事援助,共和派也得到苏联的援助。各国的共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组成闻名世界的国际纵队,但却受到英法两国施行武器禁运政策的阻碍,然而武器禁运的管理并不是很有效,尤其是法国被指责以大型货轮运输共和派的军备(指控往往来自意大利,而意大利本身积极地援助国民军一派)。各欧洲列强在当时的秘密行动被国际间认为是引爆另一场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对于西班牙内战时国联呼吁其他国家保持中立,并试图抵制各势力的武器流入西班牙,但成效极低。美国认为苏联参与年的西班牙推翻皇室,因此对新上任的共和政府予以敌视。当内战爆发后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下令禁止对西班牙政府的一切武器运售,秉持中立政策,共和政府也因此向苏联取得军备。但美国民间企业却提供许多交战双方的支援,德士古公司提供国民军50万吨汽油的运售并提供无限期贷款,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共提供国民军1.2万辆卡车,杜邦公司则贩卖许多弹药给佛朗哥,民间左翼与反法西斯人士也募集金钱援助共和政府。加泰罗尼亚陷落后共和国处境急剧恶化,年2月27日英、法政府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断绝与西班牙共和国的外交关系,共和国内部的投降派猖狂活动。

(二)年月日共和国海军基地卡塔赫纳爆发叛乱,月5至6日中部战线司令塞吉斯蒙多·卡萨多上校在马德里发动军事政变宣布接管政权,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及民主人士,并向叛军敞开进入马德里的大门。28日叛军和干涉军进入马德里和巴伦西亚,战争结束。最后一批共和军在年4月1日投降,佛朗哥随后建立独裁政权。西班牙内战后遭处决的人数达.5万人,此外还有监禁、强迫劳动等措施,在美国的支持下佛朗哥担任西班牙摄政王直到5年去世。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民主进步力量同法西斯势力的一次大较量,其结果是人民阵线领导的共和国政府被颠覆,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庇护下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在战争中相互勾结,并在战后正式结成同盟,使欧洲政治关系和战略格局发生有利于德、意的重大变化。西班牙共和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德、意武装干涉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使双方力量对比明显不利于共和国一方,人民阵线内部各党派政出多门导致步调不一,始终没有建立一支统一的军队,从而削弱战斗力。人民阵线政府虽然坚持抗战并进行一些民主改革,但没有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开展人民战争。战争指导上采取防御战略,未能对敌人实施坚决的进攻。没有建立起适应战争需要的军事经济,对混进政府和军队的敌对分子以及投降派的破坏活动未给予坚决打击。

(三)此战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试验场,战争表明各军、兵种的密切配合和协同作战,大量集中使用空军和掌握制空权,集群坦克在炮兵和航空兵支援下实施突击,对夺取战役战斗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反共产国际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勾结的协议,年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商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年11月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此后加入该协定的还有匈牙利、西班牙、保加利亚、芬兰、罗马尼亚、丹麦以及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傀儡政权和东方的伪m、w伪政权。年11月25日日本和德国在柏林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根据协定的规定在反对共产国际方面两国必“交换情报、紧密合作,这是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这个协定的签订使日、德两国法西斯在反苏反共的旗帜下建立起公开的军事联盟,以联合起来实现其重新瓜分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发动侵略战争,重新瓜分世界,这是日本和德国法西斯政权早已确定好的方针。19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就着手于侵略战争的准备,在大炮代替黄油的口号下疯狂进行扩军备战,把经济迅速推上军事化的轨道。19年希特勒宣布退出日内瓦国际裁军会议,并于19年9月19日又退出国际联盟,摆脱国联对他扩军备战的一切限制。

(四)年希特勒进一步颁布国防法,规定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最大限度地扩大他的兵员额,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在东方日本法西斯化的步伐也很快,自从占领zg东北以后,年月份法西斯分子前外相广田弘毅的组阁就表明日本军事法西斯专制体制已经完成,当时他们就公开提出对外扩张的要求,把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作为谋求帝国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国策。德国和日本以反共产国际为名于年11月25日在柏林签订的侵略性政治协定,同日生效,协定有效期为5年,1年又延长5年。意大利于年11月6日加入,此后加入协定的还有匈牙利、西班牙、保加利亚、芬兰、罗马尼亚、丹麦以及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傀儡政权和东方的伪m洲国政权、w伪政权。协定包括条正文、附属议定书和秘密附件,主要内容有:缔约国相约互通关于共产国际活动的情报并紧密合作,协议和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对受共产国际威胁的第三国采取防止措施,或共同邀请其加入本协定;设置常设委员会,协议反共事宜。秘密附件规定当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并立即商讨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定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该协定的签订是德、日、意法西斯为扩大对外侵略、相互借重力量的产物,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初步形成。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一)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年12月4日—5年11月20日)是西班牙内战期间推翻民主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军队领袖,西班牙国家元首、大元帅、首相,西班牙长枪党党魁,自年开始到5年独裁统治西班牙长达0多年。年12月4日佛朗哥生于西班牙科伦那省的费罗尔,是军人世家出身。祖上四代都是海军军官,其母为保守的中上层阶级,其弟莱蒙是西班牙空军中首屈一指的人才。他原来也想去当海军军官的,但美西战争后西班牙海军大裁减,海军军事学院减少招生人数。年佛朗哥的父母把14岁的他送入托莱多一所著名的陆军学校读书,0年毕业后任陆军少尉。2年参加在摩洛哥的殖民战争,一直在军队任职,民主政府成立后他曾被撤职,很快又复任军职。年升任当地最精锐的骑兵中尉,年轻的佛朗哥很快展示统帅部队的才能,赢得彻底的职业献身精神的美誉。他谨慎而诚实,性格内向,少有知己,从不参加轻浮的娱乐活动。5年佛朗哥擢升为西班牙陆军最年轻的上尉,翌年因在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穿进他的胃部和肺部而回到西班牙休养。0年被相继成为西班牙驻摩洛哥海外军团副总指挥,28岁接管全部指挥权。同年与卡门·波洛结婚,生有一女。佛朗哥在镇压4年里夫部族的民族大起义的关键性战役中起决定性作用,6年佛朗哥岁时晋升准将,成为欧洲最年轻的将军,到法国军事学院学习,8年任新成立的萨拉戈萨地方陆军学院任院长。

(二)年君主政体被推翻,新西班牙共和国的领导人采取坚决的反军国主义政策,军事学院被解散,佛朗哥被列入退役名单。19年保守势力重掌共和国时将他恢复现役,年佛朗哥升任少将,当年10月阿斯图里亚斯矿工为反对三名右翼分子进入国会而发动起义,佛朗哥受命前往镇压并获得成功。年5月任右翼政府的陆军参谋长,开始整饬纪律,加强军事制度。无力控制国家的中右政府被解散后新一轮大选定于年2月举行,这时西班牙分裂为两派,右翼民族主义集团和左翼人民阵线。左翼虽赢得选举但新政府却无力阻止西班牙的社会和经济加速分崩离析,尽管佛朗哥从未属于任何党派,但他迫于不断加剧的无政府状态,要求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但他的要求被新政府拒绝,并被调离总参谋部,派往偏僻的加那利群岛司令部。年11月长枪党创始人何塞·安东尼奥·普里莫·德里维拉被执行死刑后,年4月佛朗哥控制长枪党。此后一些卡洛斯主义者被整合入长枪党,成为佛朗哥时期的代表政党,其意识形态包括国家工团主义、国家天主教主义、极权主义等被合称为长枪党主义,成为佛朗哥时期西班牙的主要意识形态。年7月17日佛朗哥在西班牙本土和西属摩洛哥发动军事政变,政变得到国内大多数右翼团体的支持,其中包括天主教神职人士、长枪党以及君主主义者。7月18日黎明加那利群岛广播佛朗哥发动军事政变的宣言,当天早晨驻摩洛哥的陆军也开始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

(三)第二天早上佛朗哥飞抵摩洛哥,24小时内牢牢控制这个保护地和驻防该地的西班牙军队。在西班牙登陆后佛朗哥和他的军队向马德里推进,政变军队决定推举一位总司令,佛朗哥成为最佳人选,部分原因是他不是西班牙典型的“政治将军”。内战伊始在西班牙国内武装力量的百分之八十,即12万官兵和大部分的国民警卫队是站在叛乱分子的一方。西班牙随后陷入三年内战,内战一方是苏联和墨西哥支持的第二共和国政府军及共产国际纵队。另一方是佛朗哥将军率领的右翼反共和政府武装,他们得到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的支持,他们协助佛朗哥将非洲外籍军团空运到本土参战。国民军安东尼奥·萨拉查统治下的葡萄牙将这场内战称为“讨伐”、“失地再收复运动”,也对国民军提供援助。由于共和政府在其统治期间迫害天主教会,所以一些天主教信徒也为国民军提供援助,爱尔兰派出天主教志愿军参战。英、美、法三国则宣布不干涉,苏联和墨西哥则是共和政府的支持者。年10月1日佛朗哥被管制国民军占领区的“国防委员会”认作形式上的“西班牙国家领袖”,成为新民族主义政权的国家元首。佛朗哥所主持的政府基本上是一个军事独裁政府,但他认识到需要一个正规文职机构,以便赢得更广泛的支持,他发动反共和政府的武装叛乱后得到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支持。年月的瓜达拉哈拉战役中国际纵队战胜为佛朗哥作战的意大利军队,这场战役之后佛朗哥转向北部。

(三)年4月19日佛朗哥重组西班牙长枪党,他将长枪党扩大成为多元组织的同时指出是政府利用党,因此他的政府成为一种形成制度的专制系统,在这方面有别于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国模式。通过一种全面、有条理的“消耗战”模式让佛朗哥的部下控制西班牙许多地区,在这些地区中支持共和政府政策(包括区域自治、自由选举、给予妇女权利等)者大都被囚禁或处决,右派认为这些“敌对分子”构成“反西班牙”的罪名。年1月26日佛朗哥占领巴塞罗那,政府逃亡,标志着西班牙独裁统治正式确立。欢呼的人群欢迎佛朗哥的军队胜利进入巴塞罗那,在过去的天里共和派军队已经撤离该城,佛朗哥国民军进城时只遇到零星的抵抗。1月26日早晨佛朗哥的军队从两侧夹击并占领这座城市。挥舞着旗帜的佛朗哥国民军从北向南推进时,一下子占领几个机枪阵地。从西面杀来的摩洛哥军队只打了几枪就席卷入城,佛朗哥的军队入城时人们潮水般围拢过去,行佛朗哥式礼。月21日佛朗哥军队占领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独裁统治。由于其部队军事素质相对较高以及德国和意大利持续不断的大量援助,他于年4月10日赢得全面和绝对的胜利。佛朗哥自任国家元首,取消其他一切政党,法西斯政党长枪党为唯一合法政党。逮捕、枪杀共产党以及进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欧洲其他国家及拉美各国。

(四)尽管佛朗哥谋求内战后重振西班牙,但这场耗尽资源的战争使国家内部继续分裂、资源耗尽。5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政府更加不稳,佛朗哥最初震惊于希特勒无故入侵信奉天主教的波兰,小心翼翼地避免单独卷入战争,这是对他的统治的严峻考验。在整个大战期间佛朗哥一直周旋于两大集团之间看风使舵,利用英、美与德、意之间的矛盾从中捞取好处。英法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轴心国不断地在经济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拢西班牙在大战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虑到西班牙的国力不强,同时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战初期有意地疏远轴心国。大战期间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中立国,游离于交战双方之外,时而靠近德、意,时而为英、法叫好。当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参战时佛朗哥谨慎地予以回绝,他委婉地给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了一封长信,意思是说如果德国能拿出一个德、意必胜的证据来后西班牙马上加入德、意集团。然而到0年上半年由于德国横扫西欧且连连获胜,热衷投机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场开始倾斜,他希望趁机收回被英国人控制两个多世纪的直布罗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占领丹吉尔。当时丹吉尔是由德、意、英、法四国共管的地区,佛朗哥在采取这一军事行动以前只通知德、意,而没有通知英、法,随后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罗陀的口号。

(五)1年6月阿道夫·希特勒进攻苏联,佛朗哥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动,并请求德国允许西班牙长枪党志愿军参加对苏战争,以报答年至年间德国给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时佛朗哥仍留有后退的余地,对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国转变为非交战国,对德国他强调西班牙派志愿军并不等于站在德国一方参战。实际上佛朗哥组织一个由长枪党员组成的“蓝色师团”,穿上德国军队的服装开赴苏联作战。年佛朗哥眼看轴心国取胜渺茫,马上又调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战国恢复中立,并下令召回在苏联作战的“蓝色师团”。20世纪50年代初佛朗哥政权在国内的统治已经完全巩固下来,随着西班牙国内形势的稳定和国际环境的好转,6年一贯坚决反对佛朗哥政权的西班牙共产党通过“和解宣言”,强调通过和平方式实现政权更迭,事实上放弃武装反抗斗争。7年2月西班牙主要的反佛朗哥政治组织—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共和联盟、联邦共和党、巴斯克民族主义党、巴斯克民族主义行动党、艾斯凯拉、加泰罗尼亚社会主义运动、劳工总会、全国劳工联盟和巴斯克劳动人民团结会在巴黎签署联合声明,强调不再预先确定未来佛朗哥之后国内的政权形式,而让人民通过民主方式自主选择。这实际上否定原共和国流亡政府存在的合法基础,使流亡的共和国政府名存实亡。

(六)至此来自国外的对佛朗哥政权的威胁也基本消失,佛朗哥巩固政权的目标完全实现。二战后西班牙关键的地理位置和佛朗哥强烈的反共政策使得西班牙逐渐和西方民主国家缓和关系,但因从年起佛朗哥一直推行一种自给自足的政策,到0年代初为止西班牙的人均GDP不到西欧国家的40%。从0年代开始很多技术官僚的想法得到佛朗哥的批准,而且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助。西班牙的经济大大得到发展,它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第二快的国家,稍微比日本的低一点,该原因有很多不过主要的原因是旅游业的开放和国家的工业化。4年西班牙的人均GDP达到西欧国家的80%,这种水平西班牙只在0年又达到过。汽车业、核电都得到很大的发展,西班牙国产的SEAT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在当时的工薪阶层中很受欢迎。在6年西班牙仅有7.2万辆私家车,至6年有超过一百万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涨幅可与此相提并论。但佛朗哥直到他死前几个月依然严格的控制着国家体系,像是移民,当时每年西班牙所开放的外国技术移民名额是少之又少,审查则是十分苛刻。在政治方面罗马式敬礼在5年10月1日佛朗哥最后一次对公众讲话时依然在人群中大量出现,带有帝国之鹰的国旗直到8年民主宪法正式通过才正式停用。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佛朗哥在国内仍推行其恐怖统治,对长枪党以外的党派(尤其是共产党、社会党党员)大肆搜捕、关押甚至处死,而且还使用阉割刑和绞刑(直到年才取消),佛朗哥的这种恐怖暴虐统治引起世界范围的强烈不满。6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建议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从西班牙召回大使,决定只要西班牙保持现行制度,今后就不接纳西班牙为联合国会员国。面对这种国际孤立的局面时佛朗哥宣布实行闭关自守的孤立的经济政策,在国内开展仇视犹太人和一切外国人运动,禁止在公共场合悬挂写有外国字的招牌,鼓励使用本国产品。7年西班牙设立总理,他又兼任总理。9年他指定原王室继承人胡安亲王的儿子胡安·卡洛斯一世为他的接班人,年佛朗哥辞去首相职位,但仍是西班牙的国家元首及军队统帅。5年11月20日佛朗哥逝世,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实行君主立宪制及展开民主改革,长达四十年的独裁统治结束。佛朗哥是典型的民族主义和投机主义者,在他统治期间对内实行军国主义的统治,镇压反法西斯革命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和亲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的政策。年底在西班牙监狱关押27.1万名政治犯,还有几乎同等数目的犯人被关押在集中营,甚至连德国大使施托雷尔也深信到0年底1年初在西班牙监狱和集中营里关押的“赤色分子”达万人之多。

(八)这一镇压浪潮一直持续到2年才逐渐缓和下来,但处决仍在延续,4年仅仅还有0起,每天起。通过血腥屠杀和镇压到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束时国内社会秩序在高压下基本达到稳定,虽然二战后一些反佛朗哥游击队又从法国向南渗入西班牙北部山区,但很快被击退。佛朗哥上台后首先加强法西斯统治,宣布工人罢工、未经宗教仪式允许的婚姻以及公共集会非法,对新闻实行严格审查,强制宗教教育。大肆清洗一些民主运动人士以及西班牙共产党人,设立特别法庭,而且不允许这些犯人请辩护律师。到年底有50万人被投入监狱,以致犯人远远超过当时监狱的最大容量,结果本应住两人的牢房住进10人左右,这样犯人只好轮流睡觉,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为了迅速确立所谓新秩序的佛朗哥政权建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反攻倒算和残酷镇压,镇压的依据最初是年月日颁布的《政治责任令》和后来据此制定的法律,它规定凡从年月日起直接或间接参加过民主运动的人都必须接受法院审讯。审讯由政治责任特别法庭进行,被告无权聘请辩护律师。佛朗哥在国内还实行长枪党一党专政,取消共和时期的代议制度,颁布关于一切权力归国家元首的法令,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大权都由自己一人独揽。内阁各部部长和所有军政要员甚至主教都由他任命,一切法律、法令都由他批准。

(九)尽管在内战中得到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的支持,但佛朗哥因考虑到饱受折磨的西班牙无法承受另一场战争,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西班牙名义上保持中立,但帮助希特勒侵略苏联。然而此前的年月西班牙已经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并与纳粹德国签署秘密友好条约。随着二战初期轴心国的顺利推进,佛朗哥逐渐向轴心国靠拢,他们在苏德战争中派出蓝色师团协同德军作战。但是在盟军逐渐取得主动权后佛朗哥再次变得中立,西班牙在年底召回蓝色师团,4年5月又和同盟国达成协议,关闭德国在丹吉尔的使馆并驱逐德国使节以换取盟军的经济援助。4年底盟军飞机获准进入西班牙境内,盟军情报人员也可以在西活动。战后西班牙遭到国际社会的排斥,西班牙在联合国的资格被剥夺,在6年12月的联合国大会上西班牙的法西斯政策被强烈谴责。根据会议上的决议只要佛朗哥继续掌权,西班牙将不会被允许参加联合国等各类国际机构,在此期间阿根廷的胡安·庇隆军政府给予西班牙许多经济支持。由于西班牙的反共意识形态和美国的利益相吻合,美国在0年代末至0年代初试图与将其与西班牙的关系正常化,0年9月美国通过给予西班牙6多万美元的援助。

(十)美国在1年与西班牙的外交关系全面恢复,95年佛朗哥政权又得到罗马教廷的承认。5年西班牙重新加入联合国,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问西班牙,受到热烈欢迎,但是直至佛朗哥去世西班牙和北非国家以及欧洲国家的关系仍未缓解。突出天主教的作用和强化民族主义教育是佛朗哥政权改造人民思想,保证人民不愿反抗,甚至积极支持政府的重要措施。为此政府大量建立神学院,积极招募神职人员,规定宗教课程为所有学校的必修课程,由国家给予神学院补贴并负担教师的大部分工资,在政府的努力下西班牙教士的人数从年的7人增加到2年的1.8万人。强化民族主义教育是佛朗哥政权改造民众思想的又一重要手段,为此佛朗哥政权通过明确的教育立法来保证这一点的实现。佛朗哥政权希望通过教育灌输来保证人民,特别是知识精英阶层能够认可他所建立的新秩序。佛朗哥在二战后开始文化大统一的政策,具体表现在对西班牙东北部方言加泰隆尼亚语的限制和推行标准的西班牙语政策。由于西班牙东北的加泰隆尼亚地区的最大城市巴塞罗那是最后一个进入佛朗哥政权统治的城市,因此佛朗哥的法西斯主义政府对加泰隆尼亚的报复亦十分残酷,除了取消其19年才成立的自治政府外更禁止加泰隆尼亚人使用自身的语言。

(十一)因用加泰隆尼亚语或支持共和政府,因而被佛朗哥杀害或迫害的加泰隆尼亚人更不计其数。如此对待加泰隆尼亚地区的原因主要有4点,首先是加泰隆尼亚是最后被佛朗哥政权所统治;其次是加泰隆尼亚地区最大城市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一个港口城市,经济发达,国际交流比较频繁,一些不利于佛朗哥统治的思潮往往从这里产生;第三是通过对当地经济、文化的打压,挑起国内地域矛盾,有利于转移民众的注意力;第四是加泰隆尼亚地区的语言风俗和其他西班牙地区差别比较大,因此有利于国家文化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对待加泰隆尼亚语的主要措施是三个方面,首先在媒体中丑化巴塞罗那人的形象。往往在一些媒体中巴塞罗那人是小丑角色,这样巴塞罗那人曾经在西班牙民众的心目中往往地位最低,其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往往不被人认可。其次制造巴塞罗那人与其他西班牙人的冲突,采用的手段是制造巴塞罗那人对其他地区人不友好的形象,并且倡导西班牙其他地区的民众到巴塞罗那地区就业定居。第三打压加泰隆尼亚语和一些和巴塞罗那地区的相关的文化习俗,在西班牙教科书中删减关于加泰隆尼亚地区的历史文化的介绍,并且对巴塞罗那文化进行大量的曲解、丑化。把巴塞罗那渲染成一个没有文化只有工业的城市,佛朗哥的这些措施一方面导致加泰隆尼亚人对其他西班牙人的矛盾冲突升级。

(十二)不过佛朗哥的文化大统一政策也促进西班牙语言文化统一,有了佛朗哥的文化大统一政策后西班牙国内的地区交流慢慢增多。由于美苏开始走向冷战和对他的排斥结束,他成了对抗共产主义的老资格政治家,佛朗哥利用美苏矛盾实行亲美政策,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年佛朗哥与美国签订《美西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西班牙向美国提供海、陆、空四个军事基地,从而获得美国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打破联合国对西班牙的制裁。依仗美国的势力和影响,佛朗哥在外交上有了更宽的活动空间。对英、法两国时佛朗哥也一直在寻找改善关系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同美国交往中讨价还价的实力。年美西协定十年有效期已满,按规定重新讨论延期的条款。正值此时美法关系十分紧张,佛朗哥又利用这一机会发展与法国的关系,双方外事活动频繁,例如委员互访、发表联合公报、签订海空军联合演习协议等等、这样做目的是为美西协定延期谈判作准备。在年签署的美西延期协议中几乎反映西班牙的所有要求,通过这个协定让西班牙共接受40多亿美元的援助,佛朗哥又利用这些美元购买美国的先进武器来武装西班牙军队,70年代西班牙是世界上六个进口武器最多的国家之一。佛朗哥的国内政策在50-60年代多少变得有些开明,其政权的延续性和创造性演进的能力使得其得到批评界某些人士一定程度的尊重。

(十三)他精心保持各派的平衡,将大部分执行政策交给他所任命的人为做,使得自己自己作为仲裁者高居于日常政治斗争的风暴之上,不成功或不受欢迎的政策招来的责骂大部分落到他其他官员头上。长枪党于20世纪40年代初即走下坡路,后来只成为运动,失去其准法西斯性质。从大航海时代起西班牙便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但随后的几百年里就经历着一段漫长的衰落。6年时西班牙仅控制着在非洲大西洋沿岸的几个小殖民地。中非沿海的赤道几内亚就是当时西班牙的全部殖民地。佛朗哥将这五个海外省份视为西班牙过去繁荣的遗产,直到6年11月马德里协定的签署后西班牙人放弃最后的殖民地西撒哈拉。佛朗哥把欧洲最后一个法西斯独裁政权维持近40年,除了实行苛政以外还采取一些较灵活的安抚措施。7年佛朗哥又签署《国家元首关于国家元首职位继承法》,宣布西班牙为立宪王国,规定佛朗哥为终身摄政者,有权指定国王继承人和罢免国王继承人的权利。他于7年举行小部分议员直接选举,9年制定西班牙名义上的王位继承人之长子,2岁的胡安·卡洛斯为他的继承人。他往往在血腥镇压民众反独裁运动之后也作一些让步,譬如禁止解雇固定工人,建立较发达的社会保险制度,禁止把小佃农从土地上赶走,对政治犯减刑或特赦等等。7年以后他的统治就没遭到直接的或有组织的反对,随着政府日益开明后警察某些权利的放松和60年代全国经济显著发展,佛朗哥的形象由原来严酷的总司令变成较为宽厚的老年政治家。

#世界历史#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班牙历史沿革第二十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