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尼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西班牙历史沿革第七期
TUhjnbcbe - 2024/3/25 17:19:00
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www.yushiels.com/m/

弗朗西斯科·德·奥雷利亚纳

(一)第一位探测亚马孙河的欧洲人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科·德·奥雷利亚纳(年~年)的西班牙殖民地征服者,他于年移居秘鲁。年他参加一支探险队深入到现为厄瓜多尔内陆地区,旨在寻找一种珍贵的香料——肉桂,探险队由冈萨罗·皮萨罗(即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同父异母的兄弟)率领。穿越热带丛林密布地区的旅行非常艰难,几个月以后食物快吃完了,当他们抵达纳波河时决定将探险队一分为二。由奥雷利亚纳带领57人和一艘困在丛林时建造的小船,先行去寻找食物,然后再回来与探险队的其他成员汇合。奥雷亚纳顺河而下到达亚马孙河,他没有返回而是继续航行,穿过怀有敌意部落的居住区,最后于年8月抵达亚马孙河河口。奥雷利亚纳声称当他顺亚马孙河向下行驶时水流是如此湍急,使他无法转回与同伴们会合。亚马孙河是南美洲最长的河流,该河的得名是由于奥雷利亚纳一行在河上遭到成群好斗的当地部落妇女的攻击,这些人在探险队一行人看来就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女斗士亚马孙人。奥雷利亚纳生前被人称为“独眼的叛徒”,死后也颇受非议。单就他的探险成就来讲他率领一帮毫无经验的人,乘坐用未干的木材匆匆拼造的船只,既无粮食又无向导,居然能够在危险的亚马逊河里一路漂流。从它的上游一直抵达入海口,然后回到国内向世人揭示这一地理发现,其探险的艰险性和成就的巨大性,在那个时代确实是首屈一指的,那条巨大的河流正因为他的传奇经历和亲口介绍才被命名为亚马逊河的。

(二)奥雷利亚纳于年出生于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省的特鲁希略,与秘鲁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是同乡,据说两人还有点亲戚关系。由于受到当时广泛流传而又令人着迷的有关新大陆传说的影响,像许多地位卑微而又心有不甘的西班牙人一样十七八岁的奥雷利亚纳决定到海外新世界去冒险,想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时在塞维利亚等船出海的人真是一拨又一拨,就这样他来到西印度,一开始是在尼加拉瓜等地追逐财富,但收获似乎不大。所以当他得知皮萨罗在巴拿马要召集士兵去征服富庶的印加帝国后,尤其是这位司令还是他的同乡兼亲戚,就毫不犹豫地加入过来。此后奥雷利亚纳跟着皮萨罗一路探险征战,立下汗马功劳。年他在征服基多地区的一次战斗中眼睛受伤,成了一个独眼龙。年成功地建立圣地亚哥·德瓜亚基尔城镇,即现在厄瓜多尔的最大海港瓜亚基尔。次年由于在皮萨罗与阿尔马格罗两个主要征服者之间的内斗中站队跟得紧,在击败后者的盐水湖一役中出了大力更被皮萨罗视为心腹,因此被封予波尔托维霍与库拉塔之地(今厄瓜多尔的整个沿海地区),成为瓜亚基尔的统治者。奥雷利亚纳终于实现当初来新大陆的奋斗目标,成为一个既有地位又有财富的人。当然他并不会安心于此,因为西班牙征服者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狂热性格,换句话说就是对黄金财宝具有无止境的渴求。不久他又动身参加为寻找“肉桂之乡”而进行的一次以多灾多难而闻名的探险远征,如果不是那次探险的话他在历史上肯定不会如此有名。

(三)年皮萨罗封弟弟冈萨罗·皮萨罗为基多总督,冈萨罗向奥雷利亚纳发出通知要求给予支援,此人曾报告说一旦找到香料就可以使成千上万印第安人改变信仰。即大大为上帝效劳,王室就可以取得极大的利润,增加很多财产。从这项新的事业还可以指望得到很多别的好处,发现很多别的秘密。奥雷利亚纳接到通知后立即着手准备,召集人马。他拿出四万金比索(可能是他的全部财产)用以购买马匹、服装、补给,光那些马匹就是一笔巨额财富,当时新大陆的马匹大多是从西班牙国内运来的,每匹至少要值三、四千比索。然后他率领2名同样梦想发财的西班牙人上路,赶到基多方知冈萨罗于年2月已经动身,只好在后面急急追赶。在翻越寒冷而又险峻的安第斯山脉时遭受巨大损失,有几个西班牙同伴被寒风吹冻而死,十四匹马只剩下三匹,服装、给养几乎一点不剩,他的财产就此损失殆尽。翻过高山来到低地后气候急剧变化,严寒继之酷热让他们透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才在苏马科火山附近的莫蒂赶上贡萨罗的队伍,后者的处境也强不了多少。合并队伍后又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跋涉跨越许多沼泽和山涧,他们终于发现成片的肉桂树林,这种树上长着珍贵的肉桂皮,对于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品。按说目的已经达到该回家了,可是不久前贡萨罗曾在路上偶然遇到一些土著,听说再往前走十来天的路程就是一片盛产黄金的富饶土地,而且居住着人口众多的民族,即传说中的“埃多拉多(黄金国)”。

(四)据说它的国王全身上下都涂满黄金,贡萨罗毫不迟疑,下令继续前进。他们一头撞进广袤无边的原始森林,就此倒了大霉。传说黄金国的首都Manoa位于Parima湖畔,即使是现在要在亚马逊河流域深处的莽林中行走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何况当时那些一无所知的西班牙人。森林里无数参天大树遮盖着天空,底下暗无天日,到处都是藤条缠绕导致寸步难行,每走一步都不得不用斧头在前面劈开一条通路。大雨一下就是好几个星期,浑身没有一处干的地方。气温出奇的炎热,成群的蚊虫疯狂地在身边叮咬。贡萨罗从基多出发时带领着50名西班牙人,其中有名全副武装的骑兵,那些平时穿在身上显得既威武又华丽的铠甲在此时却成十足的累赘,要把他们活活压死。宝贵的坐骑最后也宰杀吃完,接着就只好以树皮草根充饥,有时不得不吃那些令人作呕的蟾蜍、蛇虫。他们被劳累和痛苦搞得筋疲力尽,在疾病、饥饿和失望中苦苦挣扎,探险队伍的人数急剧减少,名西班牙人陆续倒毙。就这样他们艰苦地行走十个月之久,最后到达科卡河畔。这条河只是亚马逊河的一条支流的支流,但在那些西班牙人眼里看来还是一条比较宽大的河流。贡萨罗决定在这里建造一艘帆船,用来运送病弱人员和物资装备。那些面黄肌瘦、体力衰弱的人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把船造好。木料可以就地取材,但是要费力砍伐、加工、搬运。

(五)钉子用马蹄铁来改造锻打,防水涂料用树胶替代,填缝物用的是撕碎的衣服等。把这些材料粗糙地安装在一起,终于造出一艘双桅帆船,实际上不过是一条有一个简陋草顶的木筏。最后还介事地给它取个名字,叫做“圣佩得罗”号。不过船体倒也足够坚固,可以装载探险队伍的半数人员,至少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奥雷利亚纳被任命为这条宝贵船只的指挥官,接着人船齐头并进,沿着科卡河向前移动。又经过若干星期的跋涉走了五十里格(每里格为米)的距离,来到科卡河与纳波河的汇合处,他们实在走不动就在那里停下来。贡萨罗决定派奥雷利亚纳率船先行到前方去打探情况,最主要的是寻找食物。贡萨罗完全信任这位部下,告诫他到下游去不要超过十二天,一旦搞到食物就马上返回。年12月26日奥雷利亚纳带领57名同伴把船驶向河中心,湍急的水流立即把船推向前方,一会儿就不见踪影。余下的人在岸边搭起一个临时营地,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奥雷利亚纳等人身上,焦急不安地等待着。奥雷利亚纳的队伍中有一位叫做加斯帕尔·德卡尔瓦哈尔的神父,在其日记中记下这次探险的全程经历。根据他的记载他们的船顺着纳波河的激流飞速而下,根本连方向都把握不准,不到几天的功夫就被冲到离分手之处好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然而一路上所见尽是一片蛮荒之地,莫说为留在营地上的同伴寻找给养,就连自己的口粮都解决不了而饿得不行,最后连马鞍上的皮革和皮带都煮着吃掉。

(六)奥雷利亚纳等人一边与激流搏斗,一边眼巴巴地望着前方的两岸,希望能够出现奇迹。终于在年1月日遇到第一个印第安人村落,即被称为阿帕利亚的村子。他们在这里恢复点元气,然后船行到与另一条支流库拉赖河的汇合处,在那里停了下来,就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进行一番热烈的讨论。此时距营地已将近有二百里格,贡萨罗嘱咐的期限也要到了,给养固然没有搞到,而想要在奔泻的河水里逆流返航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弃船上岸返回想起来就是一件要命的事情。奥雷利亚纳思索再三,觉得既然不能顺利返回,何不就此顺流直下,反正河流总归要流进大海,正好驾船驶过那些从未被人知晓的广阔土地。他们将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毫不犹豫地为国王陛下效劳,毅然前去寻找那些地区的财富。然后直达入海口,穿过大西洋回国,向国王请求赐予作出这些探险和发现所应得的荣誉和报酬。奥雷利亚纳就在那里公开宣布自己的想法,结果得到同伴们的热切赞同,那些人欢迎一切能够把他们带出目前困境的方法,何况还有那样美妙的前景在等待着他们。只是他们竟然忘记那些还在营地上苦苦等待的同伴们,毫不在意地将那些不幸之人抛弃在这恐怖的原始森林里。现在奥雷利亚纳正式成为这帮冒险之徒的独立指挥官,据说他派了三个人回营地向贡萨罗报告此事,但是仅凭数人又怎么可能徒步穿越那么远的距离安全返回营地?

(七)实际上更为可靠的说法是他们之中有一位出身名门的骑士,出于道义和良心极力反对这种做法,因此奥雷利亚纳把他赶出队伍扔在荒野之中,此人名叫桑切斯·德巴尔加斯。他孤零零地在森林里绝望挣扎,行将就毙之际却意外地遇到贡萨罗的一群人,原来贡萨罗等人在营地之处眼巴巴地等待好几个星期,没有一点奥雷利亚纳的消息。由于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坐等的悬念,再加上搞不到吃的东西而无法立足,贡萨罗决定带着他那帮饥饿的部下沿着河岸向前行进。当初奥雷利亚纳一伙人坐船几天驶过的路程,他们却足足走了两个月的时间,结果意外而又幸运地在密林中遇到德巴尔加斯。当他们从德巴尔加斯口中得知一切真相时由于恐惧而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此时多亏指挥官贡萨罗积极发挥领导才能,费尽口舌鼓舞士气挽救那些绝望的部下。他们掉转头来找了一条稍稍朝北的路线,朝着估计中的基多方向返回。又是一段苦难的行程,比来时更加痛苦,不断有人饿倒或病倒在地,被弃之不顾,任由孤独地死去,或被巨蟒、猛兽吞食。他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居然一步步地走回基多的圣弗朗西斯科城,时间是年6月,幸存者只有八十人。贡萨罗来到教堂里向上帝作感恩祈祷,同时由于控制不住心中郁结的仇恨,因而向西班牙国内写了一封信,控告他那位忘恩负义的部下的背叛行为。回过头再来看奥雷利亚纳,他此时自然体会不到老上级的怨恨心情,正在踌躇满志地进行属于他的探险事业。为着保险起见的奥雷利亚纳又另外造了一艘船,而且也煞有介事地给它取了个“维多利亚”号的名字。

(八)然后双船齐发、顺流直下,河水飞快地向前奔流,眼前的纳波河越来越宽。年2月12日的早晨他们突然进入一片宽广的水域,宽阔如同海洋一般。卡尔瓦哈尔记载道:“那里的水流大极了,控制整条河流,好像要把它吞下去似的。水头又急又宽,看到那么多树木在水中奔泻,在这里越走越是害怕。”他们驶进的这条巨大的洪流正是亚马逊河的上游马腊尼翁河,“马腊尼翁”的意思是“迷宫”,因为那里地理环境之复杂,是惟有上帝才能解开的马腊尼翁。奥雷利亚纳的船被这条大河的洪流向前推动,一直不停地漂流而去,他们兴奋而又不安地望着前方。可是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大河两边仍然只有密布的森林,完全是人迹罕至之地。沿途又有几条支流注入大河之中,河水越发汹涌浑杂。5月他们流经被称作马契帕洛部落的领地,在大约西经69°的地方西班牙人上岸寻找食物,与部落土著发生一次小冲突被迫逃走。5月18日在特立尼达河(今巴西的茹鲁瓦河)流入这条大河之处,他们终于又遇到一个村庄,从这里开始就是属于奥马瓜部落的领地。大河两边的印第安人村庄和人口逐渐多了起来,奥雷利亚纳一路给它们起了名字,如洛萨村、波波斯村、维西奥索村等等。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埃多拉多”究竟在哪里呢?6月日奥雷利亚纳到达了从左边流入的一条大支流的河口,河水黑得如同墨水,他就把它命名为黑河。经过这股黑色水流的汇入,水势稍微缓和下来,河面越来越宽广开阔,土地也越来越肥沃富庶。

(九)6月5日他们遇到一个规模很大的村庄,沿着河岸延伸有数公里。村庄的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木雕神像,两只凶猛的狮子(显然西班牙人把从未见过的美洲豹误认成狮子)脚下踩着有围栏的木城,狮子神像之间有个洞穴,用以在祭奠仪式时灌注部落酿制的吉开酒,据说这座雕像象征着部落守护之神、亚马孙河的统治者。在广场附近的神庙里土著祭司身穿五彩斑斓的鹦鹉羽衣手舞足蹈、敬献牺牲,这番奇异景象令奥雷利亚纳等人大开眼界。不过那些土著人看到他们后一个个手拿武器,朝船上大声呼喊,似乎不太欢迎这些外来者。西班牙人不敢久留,生怕遭遇不测,急急驾船向前逃走。为了获取补给的他们于6月7日上岸,抢劫一个较小的村庄,然后迅速溜走。因为当天是天主教的圣体节,这个倒霉的村庄竟然就被强盗们叫做“圣体节村”。第二天他们又漂过从右边汇入的一条巨大支流,奥雷利亚纳称之为“大河”,其实就是现在的马代腊河。再往前去北岸出现一排排的房子,突然他们在岸边发现一些类似于绞刑架的东西,上面挂着许多rt,由于这一骇人景象实在令人难忘,西班牙人就将这块土地称为“枭首台省”。往后他们又进行几次抢劫活动,6月14日在抢劫一个较大的村庄得手后奥雷利亚纳竟下令放火,还得意洋洋地把它称为“燃烧的村镇”。干了这桩好事后他们被水流和强风迅速带往前方,于6月21日在北岸发现一座房子泛着白色的村镇。村镇的中央有一条大街,两边整齐地排列着一间间房屋。

(十)由于不能上岸进行一番享受,他们只好把它命名为“有街的村镇”,第二天这个地方就远离不见了。6月24日大风停息下来,于是他们又找个地方上岸干那老行当,悄悄地摸到旁边的印第安人村落,抢劫那里的粮食和家禽。可是这次与往常似乎有些不同,村庄里沉寂得令人害怕。突然大批手持大刀、长矛的土著人从四周冲了出来,朝他们发起猛烈的攻击。最令人感到惊异的是人群中冲在前面的是一些浅肤色的女人,全身几乎一丝不挂,头上披着长长的头发,手拿强弓硬弩,个个凶猛强悍。西班牙人惊惶失措,吓得往后就逃。印第安人紧跟着追到岸边,一阵阵箭雨向船上射去,使得那两艘船看起来像豪猪一样。卡尔瓦哈尔神父被射中一只眼睛,变成和他的指挥官一样的独眼龙。事后他满怀激情地写道:“最后我们的人打死了七、八个亚马逊女战士,因此他们就仓皇逃走。”实际上那些印第安人很快就再次出现,并且划着独木舟在后面尾随追赶,一直到脱离他们的部落领土范围之外西班牙人才得以脱身。这次奇特而危险的遭遇给西班牙人留下的印象未免太过深刻,那些骁勇善战的印第安人仿佛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亚马逊族人一般。据说该族居于黑河南岸的境内全部都是女人,禁止男子居留,她们个个英勇尚武、视死如归,成为千古流传的神话主题。由于这一番联想让“亚马逊女战士”的名头重出江湖,被安到万里之外的印第安人身上,经过西班牙人的一番介绍变得家喻户晓。雷利亚纳心想既然船下的大河流经亚马逊族的国土,何不就把它叫做亚马逊河呢?这条巨大的河流就此被称作亚马逊河。

(十一)奥奥雷利亚纳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因这条大河而名垂青史,因为他一个劲地只是想着黄金国里的黄金,而当务之急是尽早走出危险地带,最好不要再碰到那些凶猛的“亚马逊女战士”。受这次教训后奥雷利亚纳小心多了,再也不敢随便上岸,只在非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去寻找补给。6、7月之际他们在亚马逊河的下游遇到一个巨大的河心岛,但岛上好战的土著似乎并不好惹,只好环绕而去。7月中旬他们接近兴谷河,附近的土地非常肥沃、人口稠密,“埃多拉多”是否就隐藏在那里?因此一些西班牙人下船准备与土著人友好相处,在那里居留下来。事实证明这只是痴心妄想,他们很快就被部落战士赶了回来,并朝帆船发起攻击。其实那里是阿利普纳部落的领地,那不是黄金国,奥雷利亚纳等人却毫不知情,还以为把它给错过了。8月2日奥雷利亚纳忽然发现河面向两边大大分开,他们终于到达亚马逊河的入海口。河口分布着许多小岛,两艘船在里面穿行,突然遭到一阵毒箭的攻击,这里居住的竟然是更为凶猛的加勒比人。奥雷利亚纳指挥着船向右飞快逃走,于8月6日在马腊若岛北部靠岸。他们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对船只进行修理,然后于26日面对大西洋朝北进发,此时距他们从纳波河出发正好是八个月的时间。而当时57人的队伍此时只剩下4人,其余的人不是被饥饿和疾病折磨而死,就是在与印第安人的冲突中受伤致死。但与贡萨罗队伍的惨状相比仍然算是很幸运的,他们身后的那条宽达公里的大河河口实际上在几十年前就已被另一位西班牙人发现。

(十二)此人名叫亚涅斯·平松,曾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那次航海中的一位船长,后来平松单独航海探险,于0年来到这条大河的入海口。当时他望着这里水波浩渺的情景,还以为是一片广阔的海水,所以就将其命名为“圣玛利亚淡水海”。此后四十余年无人问津,直到此时才被予以正名,自然是奥雷利亚纳等人的一大功绩。进入大西洋后奥雷利亚纳沿着南美大陆海岸行驶,中途两艘船失散。奥雷利亚纳和卡尔瓦哈尔乘坐的“维多利亚”号在穿越特立尼达岛和委内瑞拉陆地之间的危险海域时被围困一周的时间,最后于9月11日到达西班牙殖民地库巴瓜岛,这个小岛是它北边的著名珍珠产地马加里塔岛的补给基地,西班牙人已在此经营数十年,是个热闹非凡的地方。在岛上的新加的斯港中奥雷利亚纳和“圣佩得罗”号重新会合,后者是在两天前到达这里的,经过一番休整后他们就此分手、各奔前程。有的留在加勒比海的安的列斯群岛上,有的辗转经过巴拿马地峡又回到基多和秘鲁,还有一些人仍然跟随着奥雷利亚纳。奥雷利亚纳自然要回到西班牙国内,满怀信心地找国王去领奖,由于在横越大西洋的途中遭遇风暴,他首先在葡萄牙上岸。葡萄牙国王若昂三世对他表示出高度的热情,许以高官厚禄,允诺资助他再到亚马逊河探险,条件就是奥雷利亚纳转而为葡萄牙服务。根据年葡、西两国签订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规定亚马逊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并不属葡萄牙所有,但他们既然已经在巴西海岸立足,为什么就不能向它的内陆扩张领土。

(十三)现在遇到这位从亚马逊河密林中钻出来的西班牙人,可真是个绝好的机会,所以葡萄牙国王才会有这样的表示。不过奥雷利亚纳显然是彬彬有礼地谢绝这番好意,坚决地要回到西班牙去。虽然上次他背叛上级,但这次却没有背叛祖国,总算保持自己身为西班牙征服者的荣誉。年5月奥雷利亚纳来到西班牙的瓦拉多利德向国王卡洛斯一世觐见,像当时所有凯旋归来的海外冒险者一样他被当作一位英雄,受到热烈的欢迎和隆重的接待。但是好景不长,贡萨罗的那封控告信显然起到作用,奥雷利亚纳很快被逮捕关起来。多亏他那雄辩的口才在法院上滔滔不绝地讲起离奇的亚马逊河探险经历,那奇特的部落女战士、富庶的印第安村镇、近在眼前却未能进入的黄金国的故事虽显夸张却很迷人,但却征服法官和听众,不久就被释放。贡萨罗的满腔仇恨和一番努力算是白费了,经过设在塞维利亚的西印度委员会的慎重审查,九个月后奥雷利亚纳获准重回亚马逊地区进行征服和殖民。根据当时的惯例那个地方被授予一个西班牙的地名,叫做新安达卢西亚。王室委任他为新安达卢西亚省的总督,准许建造两艘帆船,招募不少于人和匹马的远征队伍,在亚马逊河的河口建造两个城镇。任命于年2月18日正式下达,但准备工作却因资金问题和葡萄牙人的暗中破坏而一拖再拖。后来终于找到船只,而且一下就是四艘,只是他并不知道其实这是葡萄牙间谍促成的,他们想既然不能阻止此事,那就干脆在中途破坏吧。

(十四)不管怎样奥雷利亚纳终于指挥着装有人的船队出发,刚航行到塞维利亚的外港桑卢卡尔就被港口当局扣留,因为他们发觉这个船队的补给严重不足,而且船员中有太多的非西班牙人。不过奥雷利亚纳设法于5月11日偷偷溜走,不知不觉他的船队就消失在大西洋中。他首先来到加那利群岛,为了获取补给在那里磨蹭三个月,然后来到佛得角群岛又浪费两个月的时间。这时他的船队就已损失一艘船,98人病死,另有50人离弃。横渡大西洋时再次遭到重大损失,另一艘船连同上面的77名成员和11匹马永远消失。圣诞节前他们终于抵达巴西海岸,并深入到三角洲内里格的距离,在那里海船就失去用武之地,结果搁浅了。由于没有吃的东西导致57人活活饿死。奥雷利亚纳就下令造了一艘小船,对这个他可是干出经验来了。然后带着一队人马去寻找粮食,顺便探测一下河流的航道。等他们回来一看留下的人全都不见了。原来那些人另外造一艘小船,然后沿着海岸逃到马加里塔岛去了,这下奥雷利亚纳心里可就有些惶然,身边已经没有多少人。不久又发生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他们遭到印第安人的攻击,共有17人被毒箭射死。奥雷利亚纳心力交瘁,患上当地热带森林的传染病,于年11月的某一天伤心地死去。当初那支颇为壮观的远征队伍最终生还者只有44人,奥雷利亚纳的冒险事业是以彻底失败而告终,黄金美梦归于亚马逊河之泥土。后来亚马逊河流域的大部分土地都被葡萄牙占领,他那种种为国效忠的努力也算是白费了。

阿兹特克帝国

(一)阿兹特克帝国是存在于在14世纪-16世纪的墨西哥国家,其传承的阿兹特克文明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并称为中南美三大文明。阿兹特克文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古文明,于15世纪在墨西哥中部建立帝国。拥有较精确的历法系统,农业方面灌溉技术发达,经济方面已经出现原始阶段的“货币”。宗教神话具有鲜明的特色,对后世也影响深远。阿兹特克人的建筑技术也非常出色,能够建造出十分雄伟的建筑,特诺奇提特兰古城便是最好的证明。阿兹特克社会阶级划分森严,拥有完备的法律系统。15世纪特诺奇提特兰和另外两个城邦德斯科科和特拉科潘结成三国同盟,阿兹特克帝国建立。阿兹特克帝国是前哥伦布时期中美洲最大的帝国,也形成独特的阿兹特克文明,经济实力的强盛使得阿兹特克文明在各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阿兹特克三国同盟是三个城邦在打败阿兹特克人的旧主,特帕尼克斯国后建立的。最初三个城邦的实力相当,但是特诺奇提特兰逐渐成为三方中的主导者,年西班牙人来到阿兹特克帝国时德斯科科和特拉科潘已完全成为特诺奇提特兰的附庸国。阿兹特克帝国的主体民族是阿兹特克人,阿兹特克帝国经过一系列的扩张战争成为前哥伦布时期中美洲最强大的国家。特奥蒂瓦坎文明是古代墨西哥文明中的一个典型的都市文明,在公元前的两个世纪里特奥蒂瓦坎初具都市的形式,面积为二十平方公里左右,人口约五万。

(二)50年到年是特奥蒂瓦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达到二十万左右。“死亡大道”(黄泉大道)向南延伸三公里,开辟东西向的大街,交叉的十字街道把都市划分为四块。克特萨尔科阿特尔神庙在城市的中心,“死亡大道”的北端矗立着的是月亮金字塔,街两侧有许多的庙宇,包括太阳金字塔,在“死亡大道”的南端是羽蛇神庙。特奥蒂瓦坎是一个具有多种阶级和多种职业的城市社会,那时就已经有了健全的文明生活。在年到年这个文明遭到毁灭,具考古证据表明这个城市应该毁灭于一场人为的大火。特奥蒂瓦坎灭亡后继而出现的是托尔特克的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出现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和人口杂居而形成的,这些文明的开创者们继承特奥蒂瓦坎文明的特色,在墨西哥谷地建立一个新的文明。托尔特克人主要由外来的部落组成,他们在九世纪来到库尔华坎,在图拉建立自己的首都。后来阿兹特克人又继承托尔特克人的文明,并结合自己的创造,建立古代墨西哥谷地的最后的印第安文明,这是个文化交替的过程。关于阿兹特克族的定居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受他们的保护神维洛波切特利(战神)的启示,他们去寻找一只鹰,它栖身在一株仙人掌上,口中还衔着一条蛇,找到之后就应该在那里建造城市。而阿兹特克人在墨西哥谷地的特斯科科湖中的一个小岛上找到这只鹰,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建立以后成为印第安著名古都的“特诺奇蒂特兰”,意即“仙人掌之地”。

(三)这虽然只是个传说,但它说明阿兹特克族并不是墨西哥谷地的原住民。在阿兹特克人之前有很多支印第安人的部落都曾在这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定居,阿兹特克族并不是墨西哥谷地的原住民。年阿兹特克族进入墨西哥谷地,入住查普尔特佩克,而由于他们的好战本性不断的侵扰邻近部落,使他们的邻居们愤怒不已,于是他们联合起来进行一次讨伐。战争的结果是阿兹特克人战败,他们的大部分被俘,小部分人逃到小岛上。被俘的阿兹特克人被带到由托尔特克人的后裔组成的王朝库尔华坎,在库尔华坎的酋长科克斯科克斯的监视下生活,后来由于在库尔华坎的一次战役中立功而声誉猛增。年这些阿兹特克人迁往特斯科科湖中的一个小岛上居住,与以前逃至此的人汇合,后来这个小岛发展成特诺奇蒂特兰城。特诺奇蒂特兰建立以后阿兹特克人便和特佐佐莫克统治下的特帕尼克斯国结盟,在阿兹特克人的协助下特帕尼克斯国逐渐成为一个小型的帝国,直到那时阿兹特克人也没有任何一个合法的君主。年一位库华坎与阿兹特克混血的国王阿卡马皮奇蒂利登基,正值特帕尼克斯国与阿兹特克人进行扩张时期,墨西哥谷东部的阿科华国逐渐强大起来,两国爆发战争。阿兹特克人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在此时特诺奇蒂特兰也成为一个大城市。年特帕尼克斯君主特佐佐莫克去世,特帕尼克斯国陷入内乱。

(四)阿兹特克人支持当初的首选继承人塔亚哈乌继承王位,但是特佐佐莫克的兄弟马斯特拉篡夺王位,并转而对付那些反对他的人,包括当时的阿兹特克君主奇马尔波波卡。奇马尔波波卡不久便死亡(可能为马斯特拉所杀),年奇马尔波波卡的叔叔伊茨科阿特尔继承阿兹特克王位,与特斯科科湖的前统治者内萨瓦尔科约特尔结盟,并进攻马克斯特拉的首都阿茨卡波察尔科,特帕尼克斯战争爆发。天后马斯特拉投降并被放逐,战争结束后特诺奇蒂特兰、特斯科科和特拉科潘组成同盟,并取得墨西哥谷地的统治权,原先特帕尼克斯国的领土被三分,分别归属三个国家。特帕尼克斯国的国库也被瓜分,特诺奇提特兰获得40%,德斯科科获得40%,特拉科潘获得20%。这三个国家结成的同盟,在接下来年内将主宰墨西哥谷,并向沿海大举扩张。在此期间特诺奇蒂特兰逐渐成为同盟中的主导力量,联盟建立后不久伊茨科阿特尔和特拉卡勒都对阿兹特克的政治和宗教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特拉卡勒下令焚毁平民家中的书籍,声称书中含有虚假的谎言,不是每个阿兹特克人都要明白那些图画。他篡改阿兹特克人的历史,提升阿兹特克人在历史中的地位,这才允许平民们进行学习。伊茨科阿特尔的侄子蒙特苏马一世在年登基,并扩张他的国土。为了巩固新扩张的地区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他建立一个新的纳贡方法,大大改善国家经济。

(五)帝国还制定一个新的对于原阿科华国的土地政策,减少叛乱的几率。蒙特苏马一世也制定关于死刑的附加法律,规定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帝国还建立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在每个居民区都建立学校,蒙特苏马还封赏在军事或民事方面表现杰出的平民。蒙特苏马一世为了获取活人祭品还发明荣冠战争,这种战争还在另一层面上增加阿兹特克的兵力,在荣冠战争进行前我方与敌方关于祭品方面的事宜已经沟通完毕,因此这种战争基本上没有任何伤亡。-年发生了由干旱导致的大饥荒,为此蒙特苏马不断地发动荣冠战争获取俘虏来祭祀神灵。特帕尼克斯国灭亡后阿兹特克帝国巩固它在墨西哥谷的地位,第一次帝国扩张的对象为墨西哥谷的科约阿坎和当代墨西哥莫雷洛斯州一带的考纳华克和华科斯提佩克人,帝国获得大量的产品进贡。蒙特苏马一世统治期间阿兹特克经过一次大饥荒,他重新占领饥荒期间叛乱的当代墨西哥莫雷洛斯州一带的国家,蒙特苏马一世将版图扩展到东部的墨西哥湾、南部达当代的墨西哥瓦哈卡州。年蒙特苏马一世的儿子阿哈亚卡特尔继位,他花了整整1年来平定因为父亲的扩张而造成的当地人的反抗。与此同时墨西哥西部的塔拉斯科国也在大举扩张,年塔拉斯科国入侵托卢卡山谷,年阿哈亚卡特尔重新占领那里,并成功的地抵御塔拉斯科国的入侵。

(六)年阿哈亚卡特尔出动三万两千名士兵进攻塔拉斯科国的本土,但是刚刚五万名士兵进入边境时塔拉斯科国就发现大军并将其击败,这是帝国有史以来遭遇的第一次惨败。阿哈亚卡特尔狼狈地逃回特诺奇蒂特兰,随后他收复瓦斯特克地区,至此阿兹特克和塔拉斯科就再也没有进行过战争。年阿哈亚卡特尔的兄弟提佐克短暂地统治该国,他没有进行过像样的扩张,平民们都认为他很懦弱,正是由于这点随后他便被奥伊佐特所取代。奥伊佐特统治初期和他的前辈一样同样在平息叛乱,随后奥伊佐特开始新一轮的扩张。在奥伊佐特的统治下阿兹特克帝国的版图达到最兴盛时期,控制71个部落。首都特诺奇蒂特兰曾经有25万人居住,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阿哈亚卡特尔的儿子蒙特苏马二世在2年登基,4年开始发动对特拉斯卡拉的战争,阿兹特克的统治范围不断扩大。西班牙人很早就开始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岸进行殖民活动,年一些西班牙的殖民者在墨西哥沿岸探听到一些关于阿兹特克帝国的情报,西班牙驻古巴总督贝拉斯克斯于是对那个充满黄金的天堂向往不已,就决定派科尔特斯为队长对墨西哥进行征服。科尔特斯是西班牙的贵族,曾伙同贝拉斯克斯入侵古巴,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接到这个命令后科尔特斯马上召集部众,倾其所有家产把赌注就压在这次远征上。

(七)贝拉斯克斯看出他的野心,怕科尔特斯一旦羽翼丰满就会难以控制,于是就收回命令。但科尔特斯置之不理,于年2月强行出海。科尔特斯登陆后迅速打败墨西哥沿岸奋起抵抗的印第安人,并得到一个印第安女子,这个女子是一个阿兹特克酋长的女儿,她懂玛雅语和阿兹特克语。后改信天主教,取名玛丽娜,她很快又学会西班牙语,成为科尔特斯在征服过程中的翻译。年4月科尔特斯沿海岸北驶,两天后到达阿兹特克王国的境内。阿兹特克的国王蒙特苏马二世早已知道他的行踪,于是派一些印第安酋长沿途提供科尔特斯的食宿,并派人送来黄金和各种礼物,希望这样能阻止科尔特斯入侵特诺奇蒂特兰。但这些礼物不但没有消除科尔特斯进攻的计划,反而助长他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的野心和掠夺财物的欲望。年11月8日科尔特斯堂堂正正的进入特诺奇蒂特兰,还受到阿兹特克人的欢迎,进城后西班牙人借口几个西班牙人被阿兹特克人所杀而抓获国王蒙特苏马二世,并在他的王宫内的地下室中大量掠夺财宝。年的一次阿兹特克人的宗教活动中西班牙人科尔特斯的部将阿尔瓦拉多大肆屠杀阿兹特克人,遭到阿兹特克人的群起反抗,他们将西班牙人的驻地团团围住。科尔特斯派出蒙特苏马二世安抚民众,结果蒙特苏马二世被愤怒的民众投出的石块击中导致身负重伤,根据西班牙人的记载蒙特苏马二世伤重不治而死亡,是被自己的人民用石头砸死的。

(八)阿兹特克人更愿意相信是西班牙人杀死他们的皇帝,据印第安人称他是被西班牙人勒死的。蒙特苏马二世死后奎特拉瓦克继承王位,但一个月后就死于天花。年6月0日夜意识到危险已经逼近,科尔特斯组织突围,逃出特诺奇蒂特兰城。这些征服者们身上装满掠夺来的财宝,想沿着一条堤坝路悄悄溜走,不料被人发现。印第安人的小船包围西班牙人,一场惨烈的战斗开始。许多西班牙人被迫将携带的财宝扔入水中来减轻负重,还有许多人由于身上带有黄金,在混战中掉入水中,与黄金一起葬身水底。这一夜有0多名西班牙人和数量更多的土著人死亡,后人称其为“悲痛之夜”。年4月18日科尔特斯再次围攻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在新头目库奥特莫克的领导下进行抵抗。8月西班牙殖民者攻入特诺奇蒂特兰城内破坏这座印第安的著名城市,四年后库奥特莫克被西班牙人处决。阿兹特克的军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未经良好训练的平民,一部分是纪律严明的高等战士,在军队中表现突出(例如捕获多名战俘)的平民士兵可以晋升成为高等战士。阿兹特克人经常发动荣冠战争来获取人祭祭品,在这种战争中阿兹特克人不杀死敌人,而重于将其俘虏,这种思想造成西班牙人轻易地赢得对阿兹特克人的战争。阿兹特克人的军队中还有美洲豹战士、雕战士等,这些战士都特别的勇猛,他们也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往往穿着像鹰和美洲豹一样的服装。

(九)阿兹特克人原属纳瓦特尔语系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部落,后来因吸收、融合这个地区其他印第安优秀文化传统而迅速崛起,11~12世纪间从北部迁入墨西哥中央谷地,年在特斯科科湖西部岛上建造特诺奇蒂特兰城。年阿兹特克同特斯科科、特拉科潘结成“阿兹特克联盟”,由阿兹特克国王伊兹科亚特尔任首领而势力日盛,在谷地建立霸主地位。继承人蒙特祖马一世及其后的国王不断对外用兵来开疆拓土,至16世纪初其疆域东西两面已抵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沿岸,北与契契梅克为邻,南至当代之危地马拉,人口约00万,发展到极盛时期。年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利用印第安人内部矛盾进攻阿兹特克国,蒙特苏马二世在入侵者面前动摇不定,最后成为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年6月向人民劝降时被群众击伤而死,科尔特斯在所谓“悲惨之夜”侥幸逃命后,又于年卷土重来。阿兹特克人在新国王库奥特莫克率领下与围城的西班牙殖民者展开殊死搏斗,最后由于粮食和水源断绝加之天花肆虐而失败。年8月西班牙人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毁坏,后在其废墟上建立墨西哥城。天文历法方面使用太阳历与圣年历,已知一年为65天,每逢闰年补加一天。医学方面知道利用各种草药治病,并已使用土法麻醉。阿兹特克人的陶器和绘画均极精致,建筑和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十)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宏丽壮观。一般在房屋的周围于固定在水面的木排上种植花草,形成水上田园。城中心的主庙基部长米、宽90米,四周有雉堞围墙环绕,塔顶建有供奉主神威济洛波特利和雨神特拉洛克的神殿。其祭坛周围有蛇头石雕,坛下发现的重达10吨的大石上,刻有被肢解的月亮女神图案。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广场发现的“第五太阳石”直径近4米,重约吨,刻有阿兹特克宗教传说中创世以来四个时代的图像,代表阿兹特克人石雕艺术的高度水平。阿兹特克人是优秀的建筑师,首府特诺奇蒂特兰是一座岛城,有条宽达10米的石堤与湖外陆地相通。石堤每隔一定距离就留一横渠,渠上架设吊桥,可随时收放,以防外敌入侵。城内建有宫殿、神庙、官邸、学校,建筑宏伟,最大一座金字塔台庙其规模甚至可与古埃及的媲美。为了满足城市稠密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在湖泊中建造独特的“水上园地”以扩大种植面积,岛城四面环水,市内河道纵横。景色富丽,殖民者为之倾倒,惊呼为“世界花园”。但科尔特斯把这座城市烧成废墟,后来的墨西哥城就建在这一废墟上。阿兹特克人主要生产工具仍为石器,多由黑曜岩制成,但已会制造铜、金物品。有精确历法,会使用各种草药治病,在音乐、舞蹈、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水平。宗教在阿兹特克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居民相信灵魂永存,并相信存在至高无上的主宰。

(十二)他们崇拜自然神,主神威济洛波特利被视为太阳神和战争之神,其他的神主要有创造神特洛克-纳瓦克、太阳神托南辛、雨神特拉洛克、玉米神希洛内、羽蛇神克察尔科阿特尔、双头神”奥梅特库特利及其妻子奥梅奇华特尔等。国王被看成神的化身,祭神时以战俘为牺牲。其特异习俗之一是以活人为祭品,每年有数千人被祭神灵,武士以献身祭坛为荣。阿兹特克文明的孕育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阿兹特克文明的发祥地是墨西哥谷地。墨西哥谷地处于墨西哥中央高原,海拔米,南北长公里,东西宽60公里。其气候宜人,水草丰盛,为阿兹台克文明的发展提供一个绝佳的自然环境。而正由于这一绝佳的自然环境,墨西哥谷地又是自古以来人类活动繁衍生息的一个中心,人类从事劳动创造的一个基地,这又为阿兹台克文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物质基础。帝国的都城是特诺奇蒂特兰城,它不仅具有神话般的起源传说,而且还有它独特的风格。在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之前特诺奇蒂特兰作为阿兹特克帝国的中心,拥有人口2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的一个小岛上,由于在多雨的年份,特斯科科湖的水位会上升淹没该城,而湖水中的盐份会损害岛上的农作物。于是阿兹特克人筑起一条长堤,将特诺奇蒂特兰置于一个封闭的水湾中,湾内的水位用水闸来控制。三条石坝将小岛与湖岸连接起来,这三条石坝都与城内的主要街道连接在一起,而城内的街道以中心广场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四周延伸,城内多小河多用来运输。

(十三)特诺奇蒂特兰城的房屋有用泥砂砌成的,也有高档的用石块建造的,还有两层的楼房,而在这些房屋的顶上多种满花草,犹如一个个的“空中花园”。城内有两个主要的广场,一个是特拉尔特洛尔科庙广场,另一个是真正称为特诺奇蒂特兰的宗教中心广场。在特诺奇蒂特兰最具有特色的要属它的人工岛,在特斯科科岛上由于帝国的不断发展导致人口猛增,而小岛的面积又非常有限。为此阿兹特克人在岛屿的四周建很多的人工岛。他们先是在沼泽地建运河,然后建起挡土墙,在墙内放入一些腐败的植物,并定期的将运河底的沃土补充到墙内作为表层。人工的四周则种上树来防止水土流失,人工岛上就用来种植玉米等作物,玉米是最主要的作物,这种人工岛被西班牙人称为“水上花园”,怪不得欧洲人会把特诺奇蒂特兰比做意大利的威尼斯。特诺奇蒂特兰城中有两个很大的市场,其中一个就在中心广场的附近,这个市场每隔5天有一次集市。每到开市的那一天人们一大早就摇着小木船或抬着轿子把商品运到市场上,市场上的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主要的商品还另辟专卖区。当时阿兹特克人还未使用铸币,所以商品都是物物交换。但有些物品已经具有货币的职能,如一袋袋的可可豆,T形的小块锡或铜,装在羽毛管里的金砂、金粉等。市场上还设有为人理发的地方,其工具是经过精心磨制的石刀。

(十四)在特诺奇蒂特兰城中的人们同这座美丽的城市一样夺目,阿兹特克人是爱美的民族,他们非常注意装饰自己的外表。男人一般都披挂宽大的斗篷和绶带,女人则穿拖地的长袍。他们的衣服有棉布的,但大多数是用野鸡、鹦鹉、蜂鸟等珍贵的鸟的羽毛编制成的。阿兹特克人不论男女都佩带头饰、手镯、脚镯和耳环等一系列饰物,这些事物一般是用金银和珠玉做成的。但这座古城却在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下付之一炬,以后墨西哥人民在特诺奇蒂特兰的废墟上建立墨西哥城,当今这座城市的遗迹不断从墨西哥城的地底下挖掘出来。它曾经的辉煌繁荣仍在墨西哥人民心目中留着深厚的印象,在墨西哥城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的阿兹特克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段铭文:“只要这个世界可以延续存在,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特诺奇蒂特兰这一名城的声威和光荣就永远不会消失。”阿兹特克帝国没有全境统一的行政机构,就是“三方联盟”也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也就是说墨西哥谷地部落联盟不是政治联盟,而是军事联盟。盟主阿兹特克酋长为最高军事统帅,指导向外扩张,征服的目的不是霸占领土,而是扩大税收的范围和增加内贡的部落。“三方联盟”不在被征服地区设置行政区域,不派遣行政官员,只划分8个交税纳贡区,派遣收税官进行监督。战败的部落仍独自存在,自主发展,只是按时向“三方联盟”交税纳贡。阿兹特克部落的酋长并不是阿兹特克帝国的国王或皇帝,并不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权。

(十五)阿兹特克帝国是在继承墨西哥谷地原有住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文化不仅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还具备其他部落的特色,比如特奥蒂瓦坎、托尔特克。它的宗教信仰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宗教神话在阿兹特克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民们都相信灵魂永存,并相信存在至高无上的主宰。他们的主神是威齐洛波契特里,也是太阳神和战争之神。威齐洛波契特里被确定为主神是在特诺奇提特兰建立以后,在此之前他代表狩猎。神话中威齐洛波契特里带领阿兹特克人寻找的“一只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的鹰”(本意是威齐洛波契特里正在吞噬被他杀死的侄子科佩,下面的仙人掌则是被扔向湖中的科佩的心生长出来的),正好出现于特诺奇提特兰一带的湖泊上。阿兹特克人还发明tlachtli(一种球类运动),这种运动使用一种实心橡胶球,运动员使用臀、膝盖和肘击球,把球送入一个石环内视作获胜,这种运动也被视为来源于宗教神话。托纳提乌是阿兹特克神话中的烈日之神,“五太阳周期”最后一个纪元——“四度变迁”的统治者。在太阳和月亮诞生之前地位卑下的神纳纳华特辛主动牺牲自己,和虚荣的特库希斯特卡特尔神一起跳进熊熊烈火之中,纳纳华特辛成为强大的太阳神托纳提乌,并提出用别的神灵的心和血来供奉他。

(十六)他同时也有战神的神格,与惠齐洛波契特利、狄斯克特里波卡同为佑护战争之神,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阿兹特克强烈的军事国家性。古代阿兹特克人常常为了捕捉战俘,以活人心脏来献祭给这个托纳提乌而进行战争。阿兹特克人最为崇拜的是蛇神,而这种蛇神被称为“羽蛇”克萨尔科亚特尔,他是托尔特克人的主神,他的历史可以推到特奥蒂瓦坎时期。除此之外阿兹特克的主要神还有战神维洛波切特利,他是特诺奇蒂特兰的保护神。雨神特拉洛克掌管着雨,他是一个古老的神,可以追溯到特奥蒂瓦坎时代。除了上述提到的神外阿兹特克人还有其他的许多的神灵,这些神灵都需要人们的祭祀。在阿兹特克人的宗教祭祀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祭的仪式,人祭并不是阿兹特克人的独特的祭祀方法,早期的印第安人就有人祭的习惯。阿兹特克人的人祭可以追溯到特奥蒂瓦坎时期,在特奥蒂瓦坎时期在墨西哥谷地和中美洲地区都流行着一种金星崇拜,金星崇拜除传统除军事征服外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处死战俘的仪式,来象征血转化成水和丰收。特奥蒂瓦坎的羽蛇神就象征金星。

(十七)一般来说这些被选中的人被杀之前都可以有一定的享受,到了祭祀的那一天就被送上祭坛,这些人认为做牺牲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托尔特克人之所以要向战神供奉活人的心脏,是因为他们认为供奉可以延缓世界末日的到来,这一说法不只在托尔特克人中盛行,在整个中部美洲也是广为认可的。而阿兹特克人就继承特奥蒂瓦坎和托尔特克的人祭传统,一直延续着金星崇拜。16世纪的西班牙编年史家贝纳迪诺·法·萨阿贡就曾生动的描述过阿兹特克人的进行崇拜的人祭仪式:“至于晨星,这颗伟大的星,据说当它重新出现时恐惧便会降临到他们身上。人人都很害怕,各处出口和(房屋)通道都被关闭,据说当它出现时偶尔的一点(亮光)都可能带来病源、灾祸之类的不幸。但是有时它被看成是仁慈的,它出来时还要杀俘虏喂养它。他们向它撒血,用俘虏的鲜血向它泼撒,用中指和拇指向它弹血。以血作为贡品抛向它,以供奉的形式滋养它。”阿兹特克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基础,土地所有制分公有与私有,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各家的父亲分得一片土地,终身耕种,死后交给村社。如果连续两年不耕种,村社就得收回。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由土地所在的村社农民耕种。耕种技术很原始,没有耕畜,没有犁杖,使用掘土棒(一种装有石刀片的长柄农具)。

(十八)为了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生产,在湖区采用两种方式造田:湖造田;挖沟造田。阿兹特克人称这两种造田方式为“奇南帕”。人工小岛和台地土壤肥沃,一年四季均能种植庄稼和栽培花卉。玉米是主要种植物,其次是瓜类、豆类植物和辣椒,还有生长在缺水干旱地区的龙舌兰。阿兹特克的手工业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各行各业活动在专门的街区。阿兹特克人的神灵崇拜是当时阿兹特克手工业发展的动力,在特诺奇蒂特兰的每个家庭都设有一个祭坛,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神灵的保护。阿兹特克人经常为这些神举行宗教仪式人们总是抱着最虔诚的态度和奉献自己最好的实物进行祈祷,每个家庭对神灵的崇拜都力图超过以往,因此祭祀用品就充分展示当地的最好手工艺。在当时黑曜石是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它被用来制作各种物品,其中祭祀时用的刀是最常见的一样物品。它要求的技术很高,需要制作的又薄又锋利。他们还用这种岩石为神像安装眼睛,而最具特色的应该是阿兹特克人雕凿的黑曜石杯子,由于黑曜石又硬又脆,造这种杯子很是不易。特诺奇蒂特兰最著名的行业是制羽业,原料是外地的贡品,工匠用来制作武士的头饰和盾牌,其他重要的行业有金银首饰、器皿制作等,产品除供应本地外大部分销往全国各地。

(十九)贸易十分活跃,有当地的集市贸易和远距离贸易。特诺奇蒂特兰城中有许多大小广场均用作商品贸易场所,商品来自帝国各地,各地商品在广场上分片集中摆摊,商品应有尽有。特诺奇蒂特兰是全帝国的商业中心,全国各地的商品运往那里,城里生产的各种手工业品又流向全国各地。从事这种商品贩运活动的商人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不光从事商业活动,还充当间谍收集情报,向京师报告。在扩张领土的征服活动中又是先遣人员,因此可以说贸易和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是阿兹特克帝国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支援。阿兹特克人在文化上继承一切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是推陈出新、发扬光大。阿兹特克人设有各级的学校,儿童、青少年不分男女人人有学上、人人要学习。阿兹特克人从孩提时就开始不但接受自然、历史、法律、宗教、体育、军事和科学等教育,还要接受道德教育。阿兹特克人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一样也创造象形文字,他们还会造纸,用于书写,这样就为后人留下很多古籍。他们的文字有表意和象形两种,比如用火烧神庙来表示某个地方已被征服,用一只鹿角表示一只鹿。用于书写的材料除纸张外还大量应用鹿皮和棉布,也有书写在石头上的。阿兹特克人使用的计数法是二十进制,因为他们的手指头和脚指头加起来一共是20,这一方法普遍应用在他们的日常记账、交易买卖和税收登记方面。阿兹特克人还根据日月运行的规律和季节性的变化,相当精确的制定自己的历法。

(二十)一共有两种历法:一种是太阳历,把一年分成18个月,65天。一个月20天,剩余的5天,闰年(每四年一个闰年)加一天;第二种是月亮历,一年为1个月,天,一个月也是20天,每52年两种历法重合一次。阿兹特克人的这两种历法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农业方面确定农耕季节,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其次在纪年方面用于记录历史的发展和历史事件的发生;第三在祭祀方面可以确定举行祭祀仪式的日期,指导人们的宗教节日活动;最后在天文方面可以记录天体运行规律和天文现象。阿兹特克人对植物特别有研究,还建造植物园对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对它们的特性和用途进行研究、分类,分别应用于医疗、手工业生产、食品制作等方面。帝国境内有4大著名植物园,分别设在特诺奇蒂特兰、伊斯塔帕拉潘、特斯科科和瓦斯特佩克四座城池。许多植物园集中研究药用植物学,一些植物园还附设诊所治疗疾病,在药用植物普遍应用的基础医院为平民治病,医院。阿兹特克人根据多年的观察,对天体的运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不但测算出日蚀和月食发生的时间,而且还记录下水星、土星、金星等一些肉眼可以观察到的行星的运动周期和轨迹。这些表明阿兹特克人具有很高的数学水平,拥有一套精确的计算方法。在阿兹特克时期石雕是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通常手法,这些石雕通常是阿兹特克神话中的男女诸神,在这种粗糙的男女诸神的复制过程中,依然表现出古代工匠在这一艺术领域中捕捉人物生命之光的天然能力。

(二十一)阿兹特克人的绘画艺术表现于古手抄书籍上,他们为了记录历史事件、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就在纸上设计出各种表意的图形,使用颜色是阿兹特克人的又一艺术特色。在其中使用的最多的是红色和黑色,阿兹特克人在手抄本和雕塑上着色,用以区别不同的神。阿兹特克人在建筑学方面取得可观的成就,修建在湖中岛上的特诺奇提特兰城,有三条道路与陆地相通,并有人工的石槽供水系统。城内修建有40座金字塔形庙坛,其中最大的金字塔庙坛,有级台阶。还有白色大厦、楼台、宫殿,街道与运河交错,被西班牙殖民者称为“世界的花园”。在16世纪初这座城市的居民达6万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之一,阿兹特克人的这座城市规模和装备的工艺设计都让西班牙殖民侵略者惊讶和羡慕。从历史上看一个落后的文明在一个先进的文明的侵略下总会处于下势,阿兹特克帝国也不例外。在科尔特斯到达阿兹特克的宗教圣地乔卢拉城时就借口孟蒂祖玛二世在乔卢拉设好对付西班牙人的陷阱,对城中的阿兹特克人发动一场血腥的大屠杀,死者多达三千人。而在阿兹特克人的一次宗教活动中竟然借口阿兹特克人的人祭极其凶残,对庆祝的人群大肆的砍杀,当即有一些贵族和六百多平民倒在血泊中。西班牙对城市的破坏也是不留余地,墨西哥最早的并保存至当代的大教堂建造在特诺奇蒂特兰大庙的废墟上,在特拉特洛尔科,圣地亚哥教堂建造在供奉印第安之神"维洛波切特利"最大偶像的地方。

(二十二)他们是在毁灭一切以后再在废墟的上面重新建造自己的城市,将历史悠久的古城毁于一旦。科尔特斯的一个奴隶患了天花,于是这种疾病就开始传播开来,使毫无抵抗天花能力的阿兹特克人迅速的染上这种不治之之症,这些新大陆的居民不得不为他们这么多年的与世隔绝付出沉重的代价。对阿兹特克帝国甚至整个美洲的征服,既是由武力也是由病菌完成的。阿兹特克人曾有一个关于来自海上民族的传说,是指一些白皮肤、白胡子的人从海上而来教给他们各种知识,帮助他们建造神庙。后来又从海上离去,并许诺以后一定回来,这些人被阿兹特克人称为“克萨尔科约特尔”。所以当西班牙人到阿兹特克帝国的特诺奇蒂特兰时,他们的白皮肤给了他们极大的优势,阿兹特克人以为他们的神依照诺言又回到他们身边,于是设宴庆祝,没想到这些神却毁灭他们。阿兹特克人为神灵而发动的战争的风格也给他们带来恶运,他们的战争的目的是获得俘虏,以此来供奉神灵,并不是要将敌方置于死地。他们与西班牙殖民者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截然不同,这两种战争的双方遇到一起时前者失败的结果是必然的。阿兹特克帝国留给后人的遗产是丰富的,玉米在全世界各地扎根,特诺奇蒂特兰在人们的脑海里仍是一座辉煌的古城。阿兹特克的帝国虽被毁灭但它的文明并未被消灭,像其他的美洲印第安文明一样仍然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显示着它们的力量,阿兹特克文明及其它美洲的印第安文明经久不衰。

印加帝国

(一)印加帝国是11世纪至16世纪时南美洲统一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帝国,该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在秘鲁库斯科省,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鲁的高原地区,后来他们迁徙到库斯科省建立印加帝国。印加本来只是一个位置在库斯科的小国,主要的领土扩张到14世纪末才开始,图帕克·印卡·尤潘基将印加帝国的版图扩大到哥伦比亚的帕斯托以及阿根廷的图库曼和智利的毛雷河边。印加帝国在年到15年间运用武力征服和平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盖整个南美洲西部,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然而图帕克·印卡·尤潘基的后代因争夺皇位引起许多内战,导致印加帝国政治不安,为后来的西班牙殖民者提供挑拨的机会。印加帝国的中心区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上,印加帝国的版图大约是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带,印加主体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的缔造者。“印加”一词有国王的意思,这个帝国的真正名称是叫“塔万廷苏尤”,意为“四州的国家”。这片土地有着明显不同的地形和气候,它不仅有中间贯穿着富饶灌溉渠的狭长沿海沙漠带,而且还包括安第斯山脉高耸的山峰和肥沃的峡谷,山脉边缘的热带雨林则一直延伸到东部。印加人指的是印加帝国的统治者和帝国首都库斯科流域的人民,有时候印加人被用来代表包括在塔王汀斯尤中的所有人,但是严格说来这种叫法并不正确。许多南美洲的小国虽然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受控印加控制,但是它们中的大部分仍然保持自己的身份。

(二)当西班牙人到来的时候虽然印第安语是通行的官方语言,并在帝国的大部分领土都比较流行,但是在帝国各地至少有20种地方性的语言保持着它们旺盛的生命力。有许多关于第一代萨帕·印加曼科·卡帕克和他妻子玛玛·奥克略创建印加帝国的传说,这些传说都是虚构且凭空想象而又引人入胜的,这些传说还构成今秘鲁这个南美国家文化史的主要内容。有则传说讲述四兄弟(阿亚尔·卡奇、阿亚尔·乌丘、阿亚尔·奥卡和阿亚尔·曼科)的故事,他们家在帕卡里坦博洞穴里,那是安第斯山中的一处深洞。四兄弟跟他们的四姐妹离家寻求更好的生活,大哥阿亚尔·卡奇拥有神力致使他的兄弟、妹妹们忌妒,兄弟们骗阿亚尔·卡奇返回洞穴,然后用石块封死洞穴以防阿亚尔·卡奇出洞。其他兄弟姐妹们继续行程,他们走到瓦考里山时阿亚尔·乌丘变成石头,最后变成一座神殿(即瓦卡)深受印加人崇敬。这就只剩下阿亚尔·奥卡和阿亚尔·曼科,他们走到一个小村落,阿亚尔·奥卡受惊逃跑。他慌不择路,跋山涉水,弄得精疲力竭。他坐地歇息,也跟他哥哥一样成了石头。阿亚尔·曼科跟他的姐妹们继续前行,到了乌鲁班巴河与阿普里马克河之间的一处地方,阿亚尔·曼科在那儿兴建起库斯科城来安置族人,这些人就是后来的印加人。曼科选他姐姐玛玛·奥克略为妻,因为她和蔼可亲、助人为乐,这一婚姻说明萨帕·印加通常娶其姐(或妹)为妻这一印加习俗的历史缘由。阿亚尔·曼科改名为曼科·卡帕克,宣告自己为这一新社会的统治者。

(三)后来萨帕·印加这一称号通常传给王后的儿子(萨帕·印加还可能有许多妃嫔),王位并非总是传给长子,王位哪个儿子最合适就继位为王。印加帝国发祥的另一种说法与曼科·卡帕克、玛玛·奥克略和太阳神印蒂有直接关系,故事开头说是个氏族的成员跟随曼科·卡帕克迁徙,途中太阳神授予曼科·卡帕克一根金棒,让他在到达一处他认为适合定居的地方时将金棒插入地下。他选定一个地方后将金棒插下,结果金棒不见了,这就是他和族人兴建库斯科城的地方。曼科·卡帕克接着就在金棒入地不见踪影的地方修建起神庙印蒂瓦西来供奉太阳神,这些传说父传子、母传女。历史学家们认可曼科·卡帕克为生活在安第斯山地区人群的始祖为首位统治者,库斯科城今犹在,而帝国在哪时开始和发祥的情况仍是个谜。印加人的祖先是在1.1万年前越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大陆的,印加人到达美洲后的几十个世纪里欧亚大陆上的居民与印加人接触很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印第安人在南美洲创造自己的文明,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印加帝国。在14世纪末印加帝国从南美洲的南安第斯山脉的库斯科(秘鲁南部城市,11世纪初起至16世纪为印加帝国的首都)地区开始扩张,但是当年由弗朗西斯科·皮萨罗领导的西班牙人开始入侵的时候扩张就被迫仓促结束。印加人大部分是秘鲁和厄瓜多尔人,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人。

(四)印加帝国的早期历史似乎只记载在神话传说里,后来西班牙入侵者提供一个官方版的早期印加帝国历史,但是即使这个官方的版本也很难把印加帝国的真实历史和与它纠缠在一起的神话和传说区分开来。印加帝国的开端可能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王国,这个小国和十四世纪安第斯山脉附近的许多小国没有什么区别,而最终印加帝国成为以现在位于秘鲁共和国Ayacucho附近的HUARI为中心的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一直延伸到库斯科的北部。很明显的证据表明几个世纪前这个国家控制着这片土地,并且直到十世纪和它是世仇的另一个小国才接手这片土地,早期的印加人能够战胜它的邻居是不得而知的,即使传说中建立印加帝国的首领曼科·卡帕克也不知是否真实的存在。印加统治者瓦伊纳·卡帕克的死亡使印加帝国陷入内战,因为印加帝国并没有制定明确的继承法规,因此一直和父亲在北部生活的阿塔瓦尔帕声称瓦伊纳·卡帕克已经决定把帝国重新划分,并在基多建立一个新的北部首都,这个国家由阿塔瓦尔帕统治。而阿塔瓦尔帕在库斯科的兄弟华斯卡尔声称他才是整个帝国的合法统治者,最终阿塔瓦尔帕取得这场血腥战役的胜利。年哥伦布到达加勒比海诸岛,从此先进的“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开始发生碰撞。伴随着宗教的狂热和寻宝的梦想,一批批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的土地,其中最富戏剧性的是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率领名士兵征服庞大的印加帝国。

(五)美洲盛产的黄金和白银更让贪婪的欧洲殖民者都先后来到,年西班牙的强盗俘虏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并要求以一屋子的黄金和两屋子的白银交换皇帝的自由,但在暗地中得知阿塔瓦尔帕私下召集军队企图推翻皮萨罗。皮萨罗勃然大怒,在得到一屋子的黄金和白银后仍然杀死阿塔瓦尔帕。由于内战导致印加军队已经分裂,在内战损失十分之一,这种混乱的局面正好被殖民者利用。年得到西班牙国王的允许的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不到个人从西班牙港口起航,开始征服一个拥有六百万人口的帝国的旅程,事前弗朗西斯科已经通阿兹特克人获得印加正在爆发内战的秘密,因此他意识到这是征服印加帝国的最好时机。年名西班牙殖民者在他的率领下发动对印加帝国的进攻,尽管西班牙人到达的时候印加帝国仍然在扩张,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印加帝国已经接近一系列的地理政治的极限,这些极限的接近排斥着扩张。印加统治者一直认为相对稳定的土生土长的生活方式不仅提供政治统治体系,而且也成为维持帝国组织所需产品生产的基础。印加人侵入东部丛林和其它的移民区的尝试从来没有成功过,对那些移民进行统治所需的努力十分巨大,而且这样对资源的充分集中和动员不利。皮萨罗的一名部下曾经在回忆录里描述:“皮萨罗希望从来自卡哈马卡的印加人口中得到情报,就叫人拷打他们,印加人供认他们听人说阿塔瓦尔帕正在卡哈马卡等待皮萨罗的到来。印第安人的营地看上去像一座美丽的城市,他们的帐篷那么多,使我们充满恐惧。”

(六)西班牙人进入四面有围墙的卡哈马卡广场前仔细商量对策,毕竟他们的人数太少了,连同皮萨罗在内只有人,而且根本不可能得到支援,印加帝国的精锐部队却有8万人。当天夜里西班牙殖民军不分职位高低,也不分步兵或骑兵,每人都拿起武器站岗。连皮萨罗本人也不停地跑来跑去为部下打气。皮萨罗的兄弟埃尔南多为了让士兵们宽心,欺骗他们说印加士兵只有4万,这个数字已经足以让他的士兵们不寒而栗。年11月16日西班牙人到达卡哈马卡的第二天阿塔瓦尔帕的一名信使来到西班牙人中,皮萨罗对信使说:“请转告贵国君主欢迎他大驾光临,至于何时来和怎样来都可以按照他的意思办,不管他以什么方式来我都会把他当朋友和兄弟接待。我求他快来,因为我渴望和他见面,他将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或侮辱。”信使走后皮萨罗在卡哈马卡广场的周围迅速布防,他把名步兵一分为二,分别由他和他的兄弟胡安率领。62名骑兵也分为两部分,由他的另一个兄弟埃尔南多和德索托指挥。骑兵的使用使得西班牙人受益匪浅,因为此时的印加帝国虽然强大,但在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根本不知道驯化马,在他们看来胸披铠甲、骑着战马的西班牙殖民军简直就是天神。与此同时皮萨罗又命令坎迪亚和名步兵带着喇叭和1尊小炮到卡哈马卡广场边缘的一个小堡垒上埋伏。他们的计划是当印加大军簇拥着阿塔瓦尔帕进入卡哈马卡广场时皮萨罗给坎迪亚一个暗号。

(七)得到暗号后坎迪亚和他的部下便吹喇叭,埋伏在两翼的西班牙骑兵一同杀出,合围印加大军。当天中午阿塔瓦尔帕集中他的部队向西班牙人驻扎的广场开进,走在最前面的是0名清扫道路的印第安人,他们身穿五颜六色的棋盘花纹衣服,一边行进一边捡起路边的石头和小草。他们身后是三群身着不同颜色服装、载歌载舞的印第安人,再往后是大批的印加武士,他们抬着巨大的金属盘子和金银打就的皇冠和许多金银制品。在众人的簇拥下坐在肩舆上的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出现了,肩舆的木支架用银皮包裹,四周插满五颜六色的鹦鹉羽毛,并用金银饰品装饰,由80名印加领主扛在肩上。阿塔瓦尔帕本人锦衣绣服,头戴皇冠,脖子上套着用绿宝石穿成的巨大项链,坐在肩舆中的装饰华丽的鞍型小凳子上。在肩舆两边的轿子和吊床上,坐着用大量金银饰品装饰起来的高级领主,后面又是抬着金银制品的印加武士。印第安人唱着嘹亮的歌声进入卡哈马卡广场,挤满广场的每一个角落。埋伏在广场四周的西班牙人内心充满恐惧,许多人竟尿裤子。在广场中央阿塔瓦尔帕正在与皮萨罗派出的托钵会修士文森特·德巴尔维德搭话,德巴尔维德手捧《圣经》,宣称“以上帝和西班牙国王的名义”要求阿塔瓦尔帕皈依基督教。阿塔瓦尔帕把德巴尔维德修士手中的《圣经》要了过去,想看看这个小手册里究竟有什么神秘的力量。

(八)印加人当时还不知道怎样造纸,更谈不上印刷书籍,所以皇帝并不知道怎样把书打开。德巴尔维德修士把手伸过去帮忙,阿塔瓦尔帕感觉受到蔑视,一拳打在修士的手臂上。随后阿塔瓦尔帕把书翻开,发现里面并无神奇,愤怒的把书扔出几米远并说:“我们只相信太阳,不相信上帝和基督。”阿塔瓦尔帕的举动使西班牙人找到动手的理由,德巴尔维德回到皮萨罗身边大喊:“出来吧!出来吧!基督徒们!向这些拒绝上帝福音的敌人冲过去吧!那个昏君竟敢把《圣经》扔在地上!向他们冲过去,我会宽恕你们的罪孽的!”与此同时皮萨罗向坎迪亚发出信号,一时间喇叭与炮声齐鸣,全副武装的西班牙殖民军叫喊着从两翼杀出,西班牙人事先在战马身上系许多能发出巨大声响的响器。皮萨罗的部队中只装备十几支前膛枪,这些枪支既难填装又难发射,但对印加人产生巨大的威慑作用。印加帝国虽然疆域辽阔,但生产力落后,印加武士的装备仅是石头、青铜或木棍棒、短斧、弹弓和护身软垫。印加武士被西班牙人砍死,而印加人的棍棒虽然也能打伤西班牙殖民者的人或马,却不能将他们直接杀死。在西班牙骑兵的冲击下印加大军陷入混乱,彼此踩压,许多人窒息而死。皮萨罗本人一手拿剑、一手高擎匕首冲进印第安人群中,他想亲自抓住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皮萨罗冲到阿塔瓦尔帕的肩舆旁边,挥剑斩杀几个抬着肩舆的印加领主,但马上又有几个人跑过来扛起肩舆。

(九)眼见皮萨罗一时难以得手,七八名西班牙骑兵策马冲过来撞翻皇帝的肩舆,印加帝国的皇帝就这样被活捉。失去皇帝的印加人设法推倒广场的一段围墙逃了出去,几十名西班牙骑兵继续追杀,山谷中全是印加人的哀号声。要不是西班牙人因夜幕降临收兵,恐怕这8万印加大军会全军覆没。卡哈马卡战斗被杀死的印加人有人,西班牙人却损失很小,更重要的是他们俘获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皇帝身边的那些高级领主和大臣在这场大屠杀里被全部杀死。西班牙人让印加人用黄金堆满一间长22英尺、宽17英尺、高8英尺的房间,阿塔瓦尔帕尽管被关进监狱但他的臣民们仍听从他从狱中发出的命令,当从帝国各地源源不断运来的黄金堆满西班牙人的宝库后西班牙殖民者却背信弃义地杀死阿塔瓦尔帕。在阿塔瓦尔帕死前几个月里曾经强大的印加帝国未对名西班牙殖民者发起过有效的抵抗,这使得皮萨罗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分兵征服印加帝国其他地区,并从巴拿马调来援军。直到阿塔瓦尔帕死后印加人反抗西班牙人的战争才真正开始,而此时的西班牙殖民军的实力已大大加强。皮萨罗在向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进军途中仰仗钢铁和骑兵优势,又先后在豪哈、比尔卡苏阿曼、比尔卡康加和库斯科四次战役中大败印加军队,参加这些战役的西班牙人分别只有80人、0人、人和40人,而每次战役击溃的印加军队往往数以万计。

(十)不过印加帝国皇室在曼科及继承人的领导下继续抗击西班牙殖民者,直到2年才被最终消灭。印加君主使用萨帕·印卡作为称衔,意思是“独一无二的君主”。印加帝国在它的统治者的绝对统治里也没有保持统一性,它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即使不是由几百个也至少由几十个不同的政治集团、种族甚至是操不同方言的部族所组成。为了维持帝国的统一,所做的一个努力是在帝国使用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但是这个方案一直到年都还远没有完成,而且管理模式在帝国的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之间大为不同。在帝国的某些地方中来自库斯科的印加领袖人物能直接统治当地居民,在帝国的其它地方中帝国的领导方案则从未实行过,取而代之的是间接统治的盛行,当涉及到对边远地区的统治的时候无疑军事威胁总是重要角色。对印加人来说政治和经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印加帝国的统治时期市场的作用非常有限,许多产品的交换都是通过政治的渠道完成的。交换的产品被看作礼物,交换很多时候是出自喜欢的目的,产品纯粹的经济价值还要依赖于产品或服务所涉及到的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统治者们通过提供奢华的产品和精美的娱乐作为礼物来保持他们的威信,人们对统治者礼物的回报就是劳动,这样的劳动构成印加帝国的税收,定期的男性人口普查是和劳役联系在一起的。

(十一)印加帝国的军队人数非常多,最多八万多人,可是所使用的武器却非常落后,甚至比中古时代欧洲人的武器更落后,当时印加士兵的主要武器是木棒、石斧、标枪、长矛、弓箭和弹弓(弹射小石块)。当西班牙人还没有到达美洲大陆前印加帝国是一个雄霸南美洲西部地域的大国,当时的印加士兵经常东征西战,消灭不少在南美洲地区的部落,扩大帝国的领土面积。印加士兵的武器对付南美洲的小部落可能还是足够的,可是当西班牙人到达南美洲之后印加人的军事优势就一去不复返。西班牙来的征服者皮萨罗所带领的军团只是一支多人的杂牌军,而且当时他们要进入一个离总基地巴哈马一千多公里的地区,他们胜利的真正关键不是在西班牙的枪械。当时西班牙士兵所使用的枪枝是火绳枪,这是一种性能并不优秀的火器,火力单薄且装弹速度繁复河缓慢。当时即使是优秀的士兵每分钟最多也只能装上一至两发的子弹,这种装弹速度还要是没有战斗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做到,一旦遇水就要失去作用,当时皮泽洛的军团中只有数十把这类型的枪枝而作用不大。真正令西班牙士兵致胜的原因是因为马匹和金属防具,根据皮萨罗部下的书信记载当时一位牧师在印加士兵的看守下与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会面,那位牧师问阿塔瓦尔帕能否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并效忠天主的名和西班牙王国暨神圣罗马帝国国王,阿塔瓦尔帕听后大怒并把牧师给予的圣经狠狠抛到地上。

(十二)这时牧师大叫,潜伏在四周的数十名西班牙骑兵部队立即向阿塔瓦尔帕的方向冲去。印加士兵虽然人多势众,可是当他们看见有种不知名的动物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立即丢下武器逃跑,西班牙骑兵继续追杀逃跑中的印加人,其他西班牙士兵见状立即把坐在皇座上的阿塔瓦尔帕拉下来。当日有数千名印加人被西班牙的骑兵杀害,往后的情况也是一样,根据当时的文献记载哪怕西班牙人只出动数十名骑兵去作战也能把印加士兵吓得胆战心惊、弃械逃亡。印加士兵这样怕马匹,是因为他们对这种动物未有任何认识,这样就给予西班牙人一个灭亡印加的好机会。金属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印加人对金属的认识不多,金属很多时候只应用在艺术品和贵族的餐具上,况且当时印加人铸炼金属的技术还不如旧世界的人民,更不会用金属为士兵打造良好的防具或者是武器。可是西班牙的情况却不像印加,他们的铸炼技术比印加人高,可以用金属为士兵制造防具,所以当时印加士兵即使向西班牙士兵发出猛烈的攻击。很多时候都会被西班牙士兵身上的金属甲胄和钢铁头盔挡去,反而只穿布衣的印加士兵经常抵抗不了西班牙士兵手中的长枪和刀剑。印加帝国主要信仰太阳神,并自认为太阳神的后裔。传说中太阳神派他的一对儿女曼科·卡帕克和马奥克约向印加人民教导历法、律制等。

(十三)每年的6月24日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节日——太阳节,印加人民会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农作物和家畜献祭予太阳神,感谢太阳神每年赐阳光到大地,令动物可以成长和农作物可以丰盛。中美洲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与印加人一样都是膜拜太阳神,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则不然,玛雅人是膜拜羽蛇神(但印加人也有类似羽蛇神的神祇:创世神维拉科查)。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都有大规模活人献祭的宗教仪式,印加人倒没有,印加人会把自己贵重的物品——黄金、农作物和家畜献给神明,却不会把人的生命作献祭。印加王推行有效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体系,如派遣使者、迁移部落等措施加速盖丘亚语的传播,随着语言的传播推行领主制、文化模式和经济制度,这样印加文化每到一地都融合当地的特征。印加有一首长诗《奥扬泰》,诗中记述英雄奥扬泰在印加王帕查库蒂时期爱上印加王的女儿,并请求印加王赐婚,但被受阻挠的故事,此诗在15世纪被改编成戏剧,年至年间被西班牙传教士用拉丁文记载下来。根据考古发掘当时印加帝国有青铜器皿和刀、镰、斧等劳动工具,其冶炼铸造技术相当精巧。印加人也有发达的农业灌溉系统,绵延的驿道等。考古学家大都认为印加人的建筑技术、医学、织布和染色技巧相当发达,他们仅有的家畜是羊驼和骆马。

(十四)在帕查库特克(-)的统治时开始印加历史上非凡的领土扩张,根据西班牙人的记载在帕查库特克的统治期内印加获得它全盛时期三分之二的领土,尽管有帕查库特克任期较长的原因,但是考虑到印加人有限的运输和通信方式,这种扩张已经是相当迅速的了。当时不仅还没有开始使用车辆,甚至当地连马匹都没有,所获得的这些扩张的领土部分只是印加军队征服计划的附属品。征服战不断的通过粉碎邻国的顽强抵抗而取得胜利,并因此能够残忍的入侵别国。但是并不是所有帝国扩张所得的土地都是直接通过军事行动获得的,有一些领地的加入来自于帝国的和平建议,其它一些领地的加入是因为害怕拒绝帝国缔结联盟的建议将会导致灾祸。年的时候印加人战胜秘鲁北部海岸的奇穆王国,奇穆王国不仅富有,而且强大。随着这次主要征服战役的胜利,南美洲剩下的小国几乎再没有能够挑战印加帝国的国家存在,更不用说阻止印加帝国的扩张。因此印加帝国的扩张遍及南美,随后组成所谓的南美“文明世界”。奇穆王国是历史学和考古学中对南美秘鲁古代奇穆人所建立政权的称呼,奇穆文化是南美前印加文化之一,繁盛于1年至年,都城为昌昌。年被印加帝国首领图帕克·印加·尤潘基灭亡,其特有文化遂逐渐融入印加文化中。

(十五)考古学证据表明奇穆继承莫奇卡文化,早期的奇穆陶器与莫奇卡陶器类同。奇穆陶器均为黑色,多表现为一种生物的外形或人类或坐或站的姿态,而金属制品则非常细致和复杂。奇穆文化的一个特色是对月亮的崇拜,而不是像印加人一样崇拜太阳。奇穆人将太阳视为破坏者,这可能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沙漠地带太阳过于毒辣的缘故。年奇穆人建立自己的帝国,直到年他们才为印加帝国所灭。语言是荣卡语或莫希语,与印加语言差别很大,甚至完全不同,今已消亡。他们的都城昌昌,占地约16~26平方公里,位于秘鲁北部海岸,这是哥伦布到达美洲前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大墙、蓄水池和金字塔形的寺庙全部用土坯筑成,根据城市水井分布以及其他资料分析,这里当时大约拥有7万居民。奇穆王国的缰土就是从这里开始扩张的,随后向沿海地区伸展公里。在市中心有10所王家的复合式建筑,每一所复合式建筑肯定都曾经属于一位奇穆国王,当一位国王死后他的居所就被密封起来,变成他的陵墓。建筑工人再为下一位国王建造一所新的这种复合式建筑,每一栋复合式建筑的入口都有一个巨大的庭院,后面是王室的房间、迷宫般的库房和小庭院。国王的墓台平稳地置于其中,四周围绕着许多房间,房间里摆放着给国王带往冥府的珍宝。

(十六)在印加的王位继承人图帕克·印卡·尤潘基(-)继承王位前印加帝国的边界已经推进到今天的厄瓜多尔共和国的北部边界,在图帕克·印卡·尤潘基在位期间又征服秘鲁的南部海岸、智利的北部、阿根廷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玻利维亚高原的一部分。帝国巨大领土的一部分,很明显沿着秘鲁的南部海岸线,而且征服的代价也是高昂的。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交战双方都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某些小部落的整体灭亡,在先前征服的那些土地上定期发生的暴乱又不得不被镇压。在西班牙入侵前的最后几年里印加帝国仍然在北部进行着扩张,瓦伊纳·卡帕克(-7)是印加王朝最后一代帝王阿塔瓦尔帕的父亲,在他7年离世时已经统治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帝国北部前沿。帝国的建筑诸如通道、水渠、水道、渡槽、道路、客栈、仓库以及改善农业体系的重要设施保证日趋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其他部族的臣服。尽管印加王自库斯科地区推行一些艺术和建筑模式,如壁龛、不规则四边形的门窗、双侧柱门,但应该肯定印加帝国的文化汇总千年传统并达到顶峰,展出的陶器艺术就证明这一点。印加帝国的版图可以说是所有美洲古国(包括玛雅和阿兹特克)中最大的一个,为了保持帝国中各个城邦交流的印加人建设大量的道路,这些道路穿越安第斯山脉、热带雨林、河流,把各个城邦连接起来。西班牙的征服者之所以如此轻松地消灭各个印加帝国的城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道路的帮忙。

(十七)库斯科古城在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在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时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城市的中心,具有独特的宗教和行政的职能,古城的四周是清晰可见的农业、手工业和工业区。当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占领这块土地时入侵者保留原有的建筑,但同时又在这衰落的印第安城内建造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海拔米的东安第斯山脉丰饶的山谷中,这里气候宜人,崇山峻岭和葱郁的林木围绕在城市的四周,因而又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的美称。在克丘亚语中“库斯科”意为“肚脐”,11世纪印加帝国初期皇帝曼科卡巴克主持兴建这座城市,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征服后在辽阔的印加帝国时代达到它的顶峰,库斯科发展成为帝国的首都和神圣的城市,是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帝国的社会组织是非常等级制的,这种观念影响城市的设计布局。在印加帝国统治下库斯科是一座用巨大石头装饰外部与广场接壤的城镇,殖民者保持着泥瓦建筑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新的建筑结构。数量众多的狭窄的石板街道在印加泥瓦建筑的两个城墙间蜿蜒,就像石头走廊。巴洛克和混血人种的教堂的圆屋顶与城市广场毗邻,离市中心稍远的地方分布着白色外墙的低矮民居。

(十八)尽管库斯科的地形高低起伏,但印加首都依据直角方式设计,直线的布局和中央广场为库斯科提供四条道路连接帝国的行省,而且反映出文艺复兴的都市规划原则适用新世界的城市规划。15年11月15日西班牙殖民者攻破这个城市,使这里遭到毁灭的命运,经过内战岁月之后城市在同一时期与波托西并入秘鲁总督管辖区利马城成为首都。城市化发展时期库斯科印加城市的布局得到保护,16世纪新的城市规划者在印加广场上增加德阿马斯广场,他们的工作也保护其他的城市广场和印加棋盘式街道布局。17世纪库斯科的经济依赖于波托西的矿山而繁荣,然而1年的大地震使重建的城市遭到破坏而毁灭。年城市按照巴洛克风格重建,并使它成为艺术中心,今天库斯科的主要建筑物属于这一时期,因此库斯科的建筑既有印加帝国的痕迹,又有西班牙的风格。库斯科城遭受三番五次的被毁又重建的命运,所幸的是虽然几经风雨,但城中仍保留有大量有价值的遗迹。年库斯科整座城市被占领,这以后与波托西的矿山息息相关的利马,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繁荣,库斯科则随着利马的兴起而衰落。城中保存一块“十二角石”,称为“哈图姆鲁米约克”,考古学家相信它是印加历法计算工具的一种。

(十九)在库斯科城内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在城中心的武器广场正中,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耸立在那里,广场四周则环绕着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广场东北是建在高耸的金字塔顶的太阳庙、月亮神庙和星神庙,左右对峙的蛇神殿和太阳女神大厦的墙壁遗迹位于广场东南,为迎接帝国军队凯旋归来的欢庆广场坐落在武器广场的西南,当地人把欢庆广场称为“库西帕塔”,陈列着印加帝国时期的陶器、纺织品、金银器皿和雕刻碎片等的考古博物馆位于这两个广场附近,城中还有2年建立的大学。库斯科的主要建筑是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和大教堂,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世界闻名,距库斯科城1.5公里处,举世闻名的萨克萨曼圆形古堡是举行“太阳祭”的地方。古堡是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建筑在一个小山坡上,是俯瞰全城的巨大防御系统。

从上至下有三层围墙,米每一层墙高达18米、长米,均用巨石垒砌而成。古堡高处有座塔,上塔是圆柱体,塔内有温泉。古堡下层台阶用石板铺成,长达米。古堡地下有用石头砌成的网状地道,它和座塔楼相通。古堡最高处是由座塔楼围起来的一个非常整齐的三角形,圆柱体主塔基层呈放射状,其他两座塔呈正方形,是驻军之处。据说主堡是由印加王帕查库蒂15世纪70年代动工修建的,持续50多年,直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前还没完全竣工。这里也是印加王的行宫,这一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显示印加帝国的强大。从建筑艺术上其结构新颖而复杂,建筑庞大而坚固,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古建筑之一。另一主要建筑是大教堂,大教堂顶端的福音钟楼悬挂着一口10吨重的大钟,据说是南美大陆最大的钟,钟声能传到40千米之外。

#世界历史#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班牙历史沿革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