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福建,只需要读懂福建的山与海,福建的山与海塑造了福建的文化,要了解福建的文化,最好的窗口就是福建的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的山
福建拥有5个世界遗产,包括1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个自然遗产(泰宁丹霞地貌,是和其他省捆绑申遗项目),3个文化遗产。闽北的武夷山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体现的是融合了古闽越族文化、道教、佛教等各类信仰的名教文化,闽西的客家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体现的是客家族群文化,以上二者与福建的山紧密联系,为后者所塑造。闽南的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厦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泉州-宋元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则与福建的海紧密相连,为融合了中原文化的海洋文化,前者体现的是融合了受中华文化影响、渗透了殖民文化的东南亚文化以后的闽南文化,后者体现的是传统文化融合吸收了世界文化以后的海洋商贸文化,正如刚刚结束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会议决议:它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福建的闽北、闽西、闽南文化遗迹项目先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可见福建从北而南、从山到海,从中原文化迁入到家族文化勃兴,从区域文化到世界性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唯独省会福州所在的闽东三市(福州、莆田、宁德,也是福建9个地级市中仅剩的3市)没有任何世界遗产,这也正是支离破碎的福建地理格局造成的结果。
福建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全球性)、最具研究价值的毫无疑问是刚刚申遗成功的“泉州:宋元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价值最高,申遗却最晚,泉州的申遗之路历经20年坎坷崎岖。
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已于7月31日闭幕,本届大会唯一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的:“泉州:宋元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世界遗产总数达56处。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单独以标准(iv)(典范价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所谓标准(iv)指一种建筑、建筑或技术整体、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可见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一个城市有22处古迹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内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存在。
泉州从年开始申遗,至今刚好20年,可谓坎坷崎岖,一波三折。年,宁波牵头,建议古代三大港宁波、泉州、广州联合申遗,并发表了《宁波共识》,同一年,泉州提出独自申遗。年,海上丝绸之路项目拓展到南京、扬州、宁波、泉州、福州、漳州、蓬莱、广州、北海等六省九市。年,《联合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泉州共识》发布,泉州成为这一项目的牵头城市。年,由泉州市牵头,联合广州、宁波、南京的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作为我国年项目组织申报。年,“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年6月,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泉州项目折戟,大会决定将该项目“发还待议”。年,这一项目更名为“泉州:宋元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同时新增6个遗产点,遗产点总数达到了22个。
眺望开元寺东西塔
泉州申遗最终取得成功,得益于泉州的底气:联合国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唯一起点,第一个“东亚文化之都”获得城市、古代海洋贸易的巅峰之城(不管是宁波还是广州,都未曾达到它的高度)、世界宗教博物馆(建于宋元时期的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开元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天后宫、泉州文庙及学宫、老君岩造像等遗产遗迹在近千年后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草庵寺为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
伊斯兰教圣墓
清净寺
老君岩像
也正是保存下来的这些遗迹,让泉州自豪:古代和大量国家有贸易往来的唯一证据,只存在于这座光明之城,这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拥有的价值所在。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0%以上,仅在闽江、晋江、九龙江和木兰溪下游冲积成福州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莆田平原4个总面积余平方公里的小平原,以上四条河流下游流域经济便占全省80%以上。全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7%,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北部的武夷山脉、中部的戴云山脉阻隔了外部交通,境内山川峡谷河流纵横交错,将福建全省分割支离破碎,不仅自古成为兵家不争之地,而且成为历代中原战乱纷争时期大批躲避战乱者理想的避难之所,从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到唐末五代十国、北宋末期等几次中原百姓大规模的移民迁入,改造、取代了原住民(从血缘到文化),让福建这片南蛮之地出人意料地成为中原文明最佳的避难地,地理上的支离破碎又造成众多晦涩难懂的方言以及各种隔离破碎的独立文化习俗并存局面。
武夷山
武夷山因其丹霞地貌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保存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大量佛教道教遗迹和朱熹等鸿儒讲学书院遗迹而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里曾经是全国儒学学术思想中心。
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全国唯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汉代王城遗址
架壑船棺,古越族人的葬俗遗物
峭壁裂隙和岩洞里安放着许多形似船体的棺木,也叫“悬棺”
如果说武夷山双遗产体现的是传统的闽越族文化和正统的中原文化,那么客家土楼体现的则是根深蒂固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文化,封闭、与世隔绝、远离纷争是它的标签。
土楼,一楼一族一社会
土楼墙体高大厚实,生活、祭祀功能设施齐全,既防范敌人,又构建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组织
客家人原是中原(主要来自河南)一带汉民,为躲避战乱南迁到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保留了大量中原文化,历经千年不变。
闽西北的泰宁傩舞。古代驱逐疫鬼祭祀仪式的一种巫舞,融合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闽西闹春田习俗
村民把菩萨抬到泥田里奔跑打转,祈求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
有意思的是,经国际上专业团队研究,福建人是最纯正的汉人。
福建保留了大量中原早已失传的中原文化,纯正的中原文化在这片蛮荒之地世代流传。
闽北游蛇灯。闽越族蛇蛙崇拜民俗成为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蛇王庙
闽北崇蛙民俗巡游,祈求蛙神给人们带来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蛇蛙崇拜体现了闽越族图腾崇拜
然而,凶险异常又支离破碎的地理格局,让土地无法满足生存条件的福建人铤而走险:走向未知的海洋。正是由于山势险恶的内陆环境,造就了完美的海洋环境(大陆延伸架),多公里长的曲折海岸,遍布生物资源丰富的滩涂和完美的天然深水港,使得福建诞生了最早也是最丰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海洋文化。
闽南送王船习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送王船,又叫烧王船,即送“代天巡狩”的王爷,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地球上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闽人——不管是在最遥远的南美丛林的原始村庄,还是在非洲最偏远的原始部落,都有经商的闽人,数量超过万。此外,全国没有任何一个省能够像福建人那样经营海洋,闽人种海传统历经千年不衰,时至今日,福建从北到南的海岸线,依然是蔚为壮观的种海景象。
海上人家
海洋养殖
海洋养殖
正是福建的山塑造了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和客家土楼世界文化遗产,而福建的海则塑造了另外2个世界文化遗产。中原文化、闽越族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互鉴,最终构建起包容发达的文化和繁荣兴盛的海洋贸易,以及繁华无比的城市。
福建有四多,寺庙、教堂、祠堂、坟墓遍布全省,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寺庙多,源于福建地理上的支离破碎导致的文化的封闭隔离与遗世独立,隔山或隔村即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信仰,因此出现大量地方神灵,如闽南的保生大帝、莆田的妈祖、福州的临水夫人等等,有意思的是,同一个寺庙可以供奉儒释道等各种教的神,来者不拒,相处愉悦。
位于厦门海沧区的青礁慈济祖宫保生大帝像,闽台最有影响的民间信仰之一
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里的妈祖像,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
闽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奢华的墓地,源于经济上的极大改善,重来生的封建传统习俗,表达对已故先人情感交流与寄托的心里体验,千百年来海洋生活给予人们变幻无常的生命体验形成的地方信仰,以及通过模仿给予死人极好的条件(焚烧各类道具使其在阴间应有尽有)而对现实施加影响以实现自己获得财富和幸福的功利性信仰。教堂多是因为华侨华人多的缘故,多万华人遍布地球每一个角落,即使在福建沿海一带的小镇上和村庄里,处处可见富丽堂皇的基督教堂。宗祠多和华人文化以及福建自古以来偏居一隅封闭的地理位置有关。
巍峨险峻的山脉让福建自古与中原隔绝,古代福建人生活只有两条出路,一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往中原谋出路,一是下海。两者都充满危险,前者还得花费大量人财物和时间(古代福建士子长途跋涉赶赴中原参加科举路途是多么艰辛),有意思的是,福建在古代科举场上的成功表现远超想象,来自福州、兴化和泉州的源源不断的科举士子占据了朝廷半壁江山,尤其在南宋*权南迁时代。在依赖土地资源自给自足的封建时代,由于土地资源紧缺无法生存,海洋成为福建主要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晚清以来随着洋人一起入侵的给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灾难的西方文化和经济生产方式,加上常年的动乱,福建沿海地区的人为生活所困被迫远渡重洋,东南亚成为他们的避难所,而东南亚那些殖民者一方面利用华人做苦力为自己创造财富,一方面大肆屠杀华人。此外当地的族群与华人间也常起冲突(美洲的华人同样摆脱不了被奴役和屠杀的命运,美国横贯东西铁路——太平洋铁路每一根铁轨下都埋着华人华侨不能瞑目的白骨)。远的不说——如西班牙荷兰之类的残暴殖民者,就是年以来东南亚国家排华惨案也是屡见不鲜,近的如各国对华人的不平等法律、经济制裁以及印尼98排华事件。改革开放后,为改变贫穷,曾经的生活方式再次重现,远渡重洋的方式变成了偷渡。包括偷渡在内的远渡重洋过去四十多年里极大影响了福建人的生活方式和地方文化(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的偷渡生活恐怕远非我们可以体会,只举两例:年26名平潭渔民偷渡台湾从事小商品交易被台当局虐杀事件,年造成58名福建偷渡者惨死的多佛惨案。如果时光往回一百多年,开往美洲大陆的运载华工的船只途中窒息死亡往往过半。但是死亡威胁不了福建沿海居民改变贫穷命运的赌注。近些年随着经济的改善,偷渡逐渐减少,偷渡变成了靠各种手段取得的合法签证)。
两种生活的交织创造了福建独有的文化。一方面中原文化在与福建闽越文化的交流融合中继承发展(福建保存了很多中原已经消失的文化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产生了独特的海洋文化(与外来文化尤其是东南亚文化的分离与融合)。这就是福建人根深蒂固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之形成与既封闭又开放,既保守又充满冒险精神的性格产生的根源,而寺庙、教堂、宗祠、坟墓是这种文化最好的表现载体。
鼓浪屿
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福建从北到南福州港、刺桐港、漳州月港、厦门港相继崛起、沉沦、复兴,至今耸立在福州闽江口的罗星塔,曾经在全世界地图上的标签是塔,看到它就意味着到了。刺桐港在短短几百年间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又在海禁*策下迅速沉沦,继之而起的漳州月港,经历几百年繁华后被不远处一个叫厦门港的全新城市港口取代,历史终于轮到这个位于九龙江入海口的城市上场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终于驶入了近代,却和福建开了个玩笑,伴随鸦片战争炮响国门打开,近代化崛起,开创了半部近代史的福州,与福建其他城市一道,转眼变成了海防第一线,千年古港巨轮只有在等到改革开放的曙光后重新起航。
昔瓯粤险远之地,为今东南全盛之邦
作者/来源:尘埃不落定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