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尼亚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对高校博物馆学本科专业办学的思考
TUhjnbcbe - 2020/6/17 11:28:00

对高校博物馆学本科专业办学的思考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于2003年申报了博物馆学专业,次年正式招生。经过为期七年的办学经历,至2011年共有4届学生顺利毕业。撰写本文的目的,一是总结经验,反思数年来办学经历、以期新的进取,二是抛砖引玉,求教于兄弟院校与行业专家。


慎重深思设专业 有的放矢育人才


一、慎重深思设专业


学院对“博物馆学”本科专业的设置是十分慎重的。当时,它不仅是重庆市唯一的,在全国也只有不到20所高校拥有。它的筹划首先考虑到三峡地区及本市考古、博物馆及文化遗产保护基层人才的缺乏,在经过广泛调查、缜密论证之后,我们提出了以下申报理由:


首先,三峡地区是中国南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三峡水库的建设将使大量的历史文物与遗址淹没在库区175米线下。为此,国家对库区文物发起了一场抢救性发掘战役。据统计,三峡库区亟待发掘的遗址有1200个,即便投入全国各省市及各大学文博考古单位的全部力量抢救,也只能完成其中一少部分。


其次,众多文物发掘出来以后,立即面临着保护、修复、研究以及陈列展览等一系列后续工作,而重庆以及整个三峡地区现有考古与文博专业人员奇缺,特别是具有高学历、高技术水平的人才更为缺乏,这种情况极大地阻碍了三峡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再次,我院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设了文博专业大专班。90年代开办了文博专业本科班,又与北京大学合办了文博专业研究生班。到2002年我院还增设了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点。同年,国家财*部经考察投资600万元,与我院及市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共建了“考古与博物馆学教学研究中心”。这些,为博物馆本科专业的开办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于论证得当,我们的申报获得了批准。


二、有的放矢育人才


围绕办学宗旨,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方面,学院认真分析了全局形势和区域人才需求,着眼于基层。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明确学院的办学实力和学生的自身条件,目光向下、以服务基层为学习与就业的目标。在拟定培养方案时,我们充分考虑基层博物馆、文管所该方面人才的需求,制定了面向基层、注重实践、合作办学的方向,提出了学生“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理念。


另一方面,学院在课程设置上以国家目录为标准,同时参考了北大、川大、武大、吉大、西北大学等相应专业的培养方案。开设了专业基础课14门;专业选修课30余门。力争以两大课程群奠定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


学院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条件加强“文物考古技术”的实践。一是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先进仪器在文物保护及测量方面的动手能力;二是利用校博物馆平台,为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在校讲解机会。通过在校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为学生打下了相应的专业技术基础。


三管齐下创机制 倾力打造铸硬件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三管齐下创机制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采取了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学院派出教师到基层,参与考古队、博物馆、文管所的相关工作,如发掘、整理等,使教师经常得到实践机会,也为继后前往实习的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师资队伍是保障专业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石。本专业的师资除来自北大、吉大、川大、武大、西北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硕士外,还特别引进了地方上文物、考古单位理论功底扎实的研究员。


第二,学院注意从上自中国科学院,下至区、县文管所(包括各级博物馆、地方文物管理所等单位)聘请高水平专家和基层骨干来校为本科学生讲座、授课,他们结合自己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给学生进行授课,从而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第三,学院除定期安排学生到基层实习外,还组织学生不定期地到基层见习,让他们在基层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工作。通过校、地协作,使学生实践能力大大增强,田野发掘技术、文物调查研究能力也获得明显提高。


二、倾力打造铸硬件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利用财*部共建资金,为学生营造了较好的校内、外教学、实践环境。


首先,建立了资料较为丰富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图书资料室,有本专业精品藏书5000余册,加上院藏汪宁生先生赠书1800余册,历史类图书资料14000余册,我院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资料达到了20000余册。


其次,建立了占地面积近150平方米的,校级文科重点实验室“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实验室”;并扩建了博物馆,占地近1000平方米,有藏品2000多件。几年来学院在图书资料、实验室、博物馆三项投资累计达450万元。


此外,学院拥有的“考古与博物馆学教学研究中心”、“考古与博物馆学”硕士点,以及2010年成立的科技考古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市级基地)等为师生之间及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适宜的培养手段与良好的学、研平台,为博物馆学专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校地共建畅渠道 理论实践双丰收


一、校地共建畅渠道


学院本着服务社会与科学研究的目的,与基层博物馆及文保单位结成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先后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得到了重庆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


我们先后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聂荣臻纪念馆、重庆巴人博物馆、沙坪坝区文广新局、忠县文物管理局等7家文博单位合作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定期接纳我院学生实习。


除上述固定基地外,我们还与市内的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名人馆、湖广会馆、重庆自然博物馆以及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渝北区、江津区等文管所建立了较广泛的协作关系,既扩大了学生实践的空间,又支持了地方的工作。


二、理论实践双丰收


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创新思维,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是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专业发展。开出了该专业学生数十部必读书目;每年一次开展的论文评比活动,按照《历史与文博学院学生论文评比实施细则》严格评审。通过阅读和撰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其次是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在学校大学生“挑战杯”学术活动竞赛中,同学们完成了诸如:“走马古镇调查报告”、“三汇彩亭艺术的保护与开发”(荣获2009年挑战杯一等奖)以及文物修复实验的报告等科研成果。还有同学因论文见解独到,获邀出席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再次是教师吸纳学生进入课题、项目。专业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将本科毕业论文与教师研究项目密切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学院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积极组织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几年来,博物馆专业的同学积极服务社会:担任博物馆义务讲解员,参加“重庆抗战遗址与文物普查”,参加历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投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培训与宣讲活动。2011年,学院师生荣获重庆市三普办的“特殊贡献奖”。


学院通过贯彻“校地结合共建育人才”及“学生理论、实践结合培养”的指导思想,本专业不但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创新模式获显效 专业前景细思考


一、创新模式获显效


学院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2004年启动至2011年,经过四年的运行,被实践证明不但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现如下:


1.校地合作共育人才。近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市内外专家学者在学校和基地为同学们授课、讲座20余人次。在考古工地上,老师们更是手把手地指导同学。这一切,使同学们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学到了不少书本上言之不详的东西。


2.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学生在完成课题和专业论文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学院专业图书资料以及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学生在实验室中实践了所学的文物保护相关知识,动手能力明显增强,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3.社会实践反响良好。同学们先后到多个考古工地参加发掘;在多所博物馆、纪念馆宣传、讲解、调查;到江津、大足、合川、巴南、渝北、渝中、九龙坡、江北、沙坪坝等区参加了文物普查。他们的努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得到了相关单位的好评。


4.培养模式得到检验。通过实践,校地合作的办学理念、面向基层的就业观、基地实践的培养方式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同学们不仅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还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他们的实践赢得了相关文博单位的认可。该教学模式也因此荣获2009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专业前景细思考


通过七年来的建设,我院博物馆学专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逐步走向了成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新课题也不断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例如:对本专业如何紧跟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博物馆营销、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社区博物馆开办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入社区、服务社会与区县文博单位密切合作。同时还有针对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如何应对专业性强、对口面窄的难点,拓宽学生就业途径等问题的思考等等。我们希望通过更多地向各高校相关专业学习,向地方相关部门请教,通过与同人们的一致努力,为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高校博物馆学本科专业办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