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条件,中国古人有过总结。大体来说,就是金角银边草肚皮。
原因比较简单,就是作战方向的问题。备多而力分,同样的力量基础,在国际上引起的重视程度是相当的。但是,位于角落,主要针对的敌人是90度扇形。位于边线,针对的敌人范围是半圆面。位于中间,针对的敌人是圆形。这样,花费力量的程度是不同的,分别是1:2:4。这样一来,同样的基础力量,边角可以发挥的作用相当于圆心的四倍,承受的风险则是1/4。唯一的问题是边角地区往往经济相对不那么发达,基础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中心区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出现不能全歼任何一个主要敌人、反而锻炼和教育了其他敌人的现象。因为他们一旦对任何一个敌人穷追猛打,都有可能造成后方空虚,被其他敌人偷袭。
所以,好的地缘条件,要求一个国家可以保障自己腹地的安全,使得自己不必以过大的力量留守,不必急于返回腹地,可以支撑主力在较长时期内在外作战。比如说打个一两年甚至两三年不撤*也不容易出问题那种。如果出战几个月就要撤*,就会变成添油战术,而且很容易教会敌人。
以俄罗斯为例,当年他们可以充当欧洲宪兵,主因就是他们背后没有可以迅速威胁其腹地的敌人,于是经济虽然落后,依然可以远征西欧。
以英国为例,他们可以充当欧洲的离岸平衡手,关键也是因为他们本土孤悬岛屿,一般不担心遭到突袭。于是陆*虽然较弱,依然可以鏖战欧陆。
以美国为例,美国可以纵横大洋,关键是因为当年没有哪个敌人可以远渡重洋攻击他们的核心领土。所以大量*队可以满世界溜达。
这是基础的地缘优势,是主干。
在主干之外,就是枝叶,是触手。
一种是庞大的、可以做备份使用的海外领地。葡萄牙曾经遭到灭国之灾,葡萄牙王室逃到巴西继续坚持,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狡兔三窟。
西班牙、葡萄牙的崛起和技术进步有关。中世纪欧洲的文明知识完全由教会垄断,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是中世纪宗教争夺的要地,教会取得胜利后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十分强硬的统治。在教会到处派遣传教士刺探世界情况的背景下,两国因此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较好的使用教会知识进行世界扩张。当年利用技术代差,两国占领了大量的落后地区,再加上血腥屠杀的方式消灭土著,用宗教狂热来洗刷土著的思想,最终消灭了土著居民的人口基础和文化基础,建立了自己庞大的殖民帝国。
英国崛起时,抓住西班牙自身文明不够发达的缺陷,以及法国多年经营削弱欧洲竞争对手的机会,发挥自身地缘优势,迅速崛起为新的殖民帝国,并最终控制了庞大的印度,建立了一个远离欧陆、周边缺乏强权的海外领地,形成了一个额外的腹地。这样,英国本土就变得像西班牙手里的吕宋岛,更像一个财富中转站,其他国家对英国本土的攻击不足以切断英国的经济命脉。明朝曾经试图攻击吕宋,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吕宋只是西班牙美洲财富的中转站而已,打下来用处不大,加上同时要应对努尔哈赤崛起等各种大陆问题,就降低了攻略吕宋的欲望。
还有一种就是重要位置的*事基地。利用先发优势,英法都在全世界范围内占领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岛屿、半岛、海峡、河口,形成了世界布局。此举的好处是英法可以较为敏锐地发现各地新崛起的力量,及时将之扼杀在萌芽中。坏处就是一旦遇到全局性的敌人,到处起火,他们根本无力四处救火。现实中,法国身为大陆国家,邻国又多是规模相当的大国,很容易遭到直接打击,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度必然下降。他们在二战中就被打掉本土,对各处的控制极大削弱,为后来越南阿尔及利亚等国独立埋下了伏笔。
现在的国际局势直接起源于二战。二战爆发则是战前各国博弈的结果,特别是英法故意推动的结果。
在二战中,法国愚蠢的和英国站在一起,放任德国统一欧洲,最后遭到*事和*治双重打击。*事上,法*被德*歼灭,大量青壮年被德国抓去做苦工。*治上,法国失去了与英国平分世界霸权的地位,从资本主义帝国的位置上跌落下来。甚至于战后的法国几乎变成了共产主义国家,只是被英美强行拽了回来,而且当时苏联的血也快流尽了,无力继续进兵塞纳河。如果苏联当时还能拿出一百万青年,这事儿就能办一办。二战时,英法资产阶级联手武装德国给社会主义革命放血的战略很成功。
据说苏联20年代初的青年死了九成以上,一个班的男生基本全死完了。二战期间英国一再要开辟第二战场又一再要推迟,始终钓着苏联在前线血战,就是为了给苏联放血,使苏联人口结构受到了致命伤。苏联解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一是原有干部普遍老龄化、终身制,一是新领导人过分年轻、而且由于年龄结构原因缺乏斗争磨练,人口断代问题十分明显(中国搞计生搞成“少生不生”,同样极大改变了人口结构,而且现在孕育成本过高,即便放开二胎也很难扭转形势)。干涉苏联革命是英法的重中之重,一战还没结束,英法就组织联*入侵过苏俄。
只是英国同时还算计了法国。英国还借口“消灭德国产业工人”,对德国平民发动“千机大轰炸”,用常规炸弹发挥了原子弹轰炸的地步,极大削弱了这个自己一手武装起来的强国。而欧洲其他国家,例如捷克,此前已经被德国扫荡过了。一场二战,算死了整个欧洲。可以说用心之毒辣非凡俗所想。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战国时代那些*治家*事家都是些什么样的怪物,为什么秦汉帝国可以那么强大。
英国对欧洲的算计也算计了自己。欧洲被削弱的时候英国也遭到了德国一定程度的打击。加上欧洲达成一片废墟,美国在一战时期就孜孜以求的世界霸权终于在二战后到手了。英国在这一过程中果断认清现实,将相当多的技术转让给美国,将相当多的海外*事基地转让给了美国,最终塑造了美国庞大的世界*事体系。
美国通过强大的基础国力,以及一战二战两次重大机遇,最终获得了世界霸权。
二战后,美国的霸权还是比较局限的,因为这个时期苏联也通过二战被承认是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
从一开始,苏联的霸主地位是比较虚弱的。因为他们自己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科技基础比较落后,人口结构也遭到重大伤害,经济环境也受到其他国家全面封锁。可以说是以一隅敌世界。实力是不相称的。这样一个被放空鲜血的国家之所以塑造为世界霸主,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国需要借口苏联威胁来深度控制西欧国家的*治*事,英国等西欧国家也需要借口苏联威胁来诱使美国投资重建西欧。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由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序幕。
苏联是不需要冷战的,因为他们亟需恢复重建。苏联需要抚平战争创伤,冷战会造成封锁,会加大*事压力,会拖累社会重建,不利于他们喘息。西欧是需要冷战的,因为他们亟需恢复重建。作为冷战前线,他们有重新武装起来的必要,可以祈求美国主动为他们输血。美国是需要冷战的,因为他们初尝权力的滋味,笨拙地想要握紧权力,需要巩固和展示自己的存在,需要深入控制欧洲。在这样的局势下,欧洲进入了“对峙”阶段。双方在比较确定的局势下以比较稳定的长期战略进行对抗。
苏联在这个时候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苏联体制建立于原来沙俄社会的基础上。沙俄作为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先进性远远达不到社会主义的要求。虽然苏联极力建立一些先进的制度,但是终究缺乏足够的积累。无论各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积累。加上从苏俄建立到二战,英法等国发动了一浪高过一浪的*事进攻,苏联长期处于极其紧迫的战争环境,迫于形势不得不首先加强*事建设,造成苏联体制具有过于强烈的战时色彩。其经济基础的落后性和体制的战时性,直接导致东欧个别条件比较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苏联体制比较抵触,为后来东欧不断发生*治矛盾埋下了伏笔。
整个国际上,二战参战国总共就是那么几十个国家(美洲一票超级小的国家参战,英国将自己的殖民地都算上,使总数达到了五六十),二战结束时,总数变化还不大。离开欧洲,主要就是亚洲和美洲还有一些独立国家。
在欧洲沦为冷战前线的时候,东北亚也成为新的对峙点。苏联以十分孱弱的国力,要同时应对东西两个战略方向,十分吃力。当时的苏联依然局限在战争思维里面,企图彻底收服中国,以中国作为自己可控的代理人。为此,他们企图扩大美国威胁,迫使中国屈服。于是原本尚且对美伪*的挑衅十分克制的苏联和朝鲜,突然对朝鲜半岛南部以日本*警为主力的伪*不再容忍,发动了反击和统一战争。
朝鲜局势迅速从*事摩擦转变成了全面战争。朝鲜先胜后败,横扫日伪*,但被美国偷袭击败;中国面对这一局势断然入局,先胜后平,以远低于抗日战争的代价将局势打回原形。此举可以说出乎世界各国的想象,谁也不会想到三年前在蒋介石领导下还被日本压着打了八年的中国硬是压着打了美国三年,最后在阵地战时期甚至可以和后勤极其强大的美*拼一拼炮火了。虚弱的苏联无力在远东投入较大兵力,美国也不愿意继续在这样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地方冒着进攻中国大陆的风险打这样一场收益不大的战争,中国自己也刚刚从前工业化时代转型急需追赶世界脚步,大家都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需求。
而朝鲜韩国日本三国在当时都没有能力挑战三大国。因此, 过后,经过这一次彻底的能量释放,半岛各方均无力改变局势,朝鲜半岛维持了长期的稳定。
在冷战时期,美国建立了所谓的“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南洋”“小笠原-硫磺岛-关岛-印尼东部”“阿留申-夏威夷”等三条岛链,这三条岛链原本是封锁苏联的,所以越过南洋地区以后延伸到了南亚西亚等国。也可以用于对付中国。三条岛链乍看上去气势汹汹,很容易给被针对者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但是后来网络上有中国网民提了一个问题:这一区域除了水还是水,一点干货也没有,突破它们能赚钱吗?
这几年网络上提岛链这个东西的人已经不多了。当然,这“可能”也和中国*队没事就突破第一岛链开飞机开*舰开潜艇有关系。有的中国公司甚至提出直接在中美洲挖条新运河。大概觉得这活干了除了帮助美国以外没什么好处,最近没怎么有人提了。
美国的地缘优势还是不错的。加拿大名为独立国家,其实主要是当旅游村存在的。南美国家是美国重要的掠夺市场,大量美国企业在南美活动,南美是实际上的经济殖民地。所以美国保持一个区域外大国地位是比较容易的,能够较多地承受一些域外损失。
中国的区位有一定优势,也有一定劣势。从优势来说,中国本身是大陆国家,位置相对偏远,自身地理条件又比较好,经济基础不错。而且自古以来就对内陆进行了长期经营,控制了河西走廊、天山南北这条通往内陆的重要陆地通道。
从劣势来说,中国在明初曾经有效经营过南洋地区,但由于自身问题而放弃了,导致没有能够控制出海通道。作为东亚重要的出海通道,南洋地区被渡海而来的欧洲殖民者抢先占据,形成了极大的战略被动局面。但是不幸之中也有幸运,不知道是不是近现代特别是抗战时期中国表现得实在太差了,二战结束时美国认为可以操纵中国窥探南洋殖民地、挑拨南洋国家的关系,从国际法的角度承认了中国南海主权(美国*舰带着中国官方人士去划定海疆,就差划到南洋国家的沙滩上去了)。结果谁也没想到那是中国近些年飞得最低的阶段。中国根据需要调整了一下界限以后,就开始随着国力增长逐渐利用南海增加南洋话语权。
为了这个目的,打掉台湾十分有必要。因为中国大陆实控台湾,将给中日韩在经济上合作提供重要的借口,极大促进中日韩经济上的联合,从而为中国整合东北亚局势、实现周边局势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这一区域一旦整合,东北市场就可以得到完全解放,中国北方市场就可以完全解除束缚,中国的华东市场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规模还可以上升一个台阶。那么在这样的经济通量下,南洋通道势必日益靠近中国。他们自己就会接纳中国进入。美英对南洋地区也经营多年,投入了大量力量营造铜墙铁壁。在这样的局势下,内外联合,破之必矣。
在现在的基础上,中国只要能够实现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就基本没有地理短板了。
海阔天空,只在今日。
这一点是美国所不具备的。因为他们的短板之一是太过于偏远。东西两面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大洋,去哪都没有近路。除非交通技术发生质的变化,这一地理短板是很难改变的。同时他们的市场也比较狭小。整个拉美地区的人口还不到6亿,经济发展程度又较低,社会比较混乱,*治结构又普遍存在问题,根本不足以支撑美国的霸权。拉美各国的反抗也此起彼伏接连不断。难以形成稳定的市场输出。
比如古巴始终在美国门口存在,美国对此竟然只能凭借国力去硬扛,一点“制度优势”都看不出来也就算了,连历史优势也看不出来,要知道古巴完全是一个移民国家,还是说西班牙语的。美国的第二个短板就是社会不稳定性在逐渐增加。在巨大的经济差别下,大量的拉美人口企图从墨西哥入境美国,造成美国社会日益拉美化(美国足球的崛起本质上是人口拉美化造成的)。这给美国造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因为美国的统治本质上是依靠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和中部的保守白人实现的,这些人的主干其实还是英国后裔。同时德裔也在美国快速发展。所以最后美国到底是谁的美国现在正在成为问题。
二战后的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洗牌。西欧反复整合,英国从欧盟跳了出去,欧盟内部的整合进程反而在加速。俄罗斯正在逐渐渡过二战造成的人口结构困境。中国在逐步改革带有强烈一战二战时代色彩的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了经济的再次出发,社会经济的现代化程度日益加深。中国现在正处于人的解放程度较高、经济的发展程度也较高的重叠时期。同时,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对外经济往来会出现补课式持续扩大,但人口过多造成的扩张性将会有所下降,两个条件同时起效,中国扩大世界影响力的过程注定将是比较温和的。
大概到了百年以后,才会有新的地缘*治条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