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尼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史诗般的风景巨作尼亚加拉大瀑布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尼亚加拉》是一幅描绘北美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风景画,由19世纪的美国画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创作。这是一幅史诗般的传奇画作,曾让美国公众叹为观止。在画作背后,还有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丘奇,尼亚加拉,年

世界第八大奇迹

尼亚加拉大瀑布是大自然的奇观,也被视为圣地,有美国的“麦加”之称。它是美国纽约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边界的天然屏障,也是蜜月旅行者和冒险者的著名目的地。在19世纪初到60年代,这里是美国画家最钟爱描绘的自然景观之一。

俯瞰尼亚加拉瀑布

在众多的画作中,丘奇的《尼亚加拉》(年)给公众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这幅画尺幅巨大,长度超过两米。站在画作面前,观众被这种恢宏的气势所震撼,仿佛身临其境地站在靠近瀑布的悬崖上。

丘奇是美国哈德逊河画派著名画家托马斯·科尔的唯一学生。他最初是以描绘南美的异国风景而成名。在19世纪50年代,丘奇被美国北方的自然景观吸引。从年到年,他在美国的北方各州旅行,其中包括尼亚加拉大瀑布。

丘奇,热带雨季,年丘奇秋天年

《尼亚加拉》是丘奇最著名的画作之一。这幅画作使他成为这个时期美国最著名的画家。人们用“伟大”来形容这幅画作,甚至有评论家将这幅画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自然和商业的狂欢

《尼亚加拉》描绘了原始而具有崇高感的自然奇观。然而,在19世纪,这幅画也象征着美国城市商业文化的野心和荣耀。当这幅巨大的画作抵达纽约,一场狂欢般的喧嚣也随之而来。年5月,这幅画在纽约的多个画廊展出。参观者以25美分的价格可以一睹这幅画的风采。

美国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

画作是在昏暗的画廊环境中展出的,只有画作本身被灯光照亮。在展览的几周时间里,有超过10万人参观。这幅画甚至与真实的尼亚加拉瀑布形成竞争,成为当时的热门景点。

画家丘奇具有超越常人的商业头脑。在展览中,持有门票的观众可以购买复制品。带有艺术家签名的珂罗版复制品售价30美元,普通的彩色印刷品15美元。展览期间,画作复制品售出了近千张。

尼亚加拉瀑布实景

随后,这幅画继续在美国东部沿海城市巡回展出,同年又被送往英国。丘奇选择了这幅《尼亚加拉》代表美国参加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获得了二等奖。法国画家让·莱昂·热罗姆(JeanLéonGérme)称赞这幅画为美国艺术身份的“根基”。

这幅画对公众的吸引力和商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年,当时刚开放不久的Corcoran美术馆以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幅画,被认为是一桩超值的交易。

真正的现代奇观

《尼亚加拉》描绘的是宏伟壮观的场景。然而,这幅画在当时闻名遐迩的原因在于对细节克制而严谨地描绘。丘奇早期的画作曾因对水的描绘不符合实际而招致批评。为了让这幅画在细节上真实准确,丘奇曾在年去瀑布现场写生。

丘奇美国境内的尼亚加拉瀑布年

除了细节之外,这幅画与其他描绘瀑布的绘画还有诸多不同。年,丘奇的老师托马斯·科尔也描绘过尼亚加拉大瀑布。在这幅画里,科尔虚构了一个伊甸园式的场景。虽然欧洲定居者早已占领了瀑布周围的土地,但科尔的画上出现了美洲原住民站在悬崖上俯瞰瀑布的情景。

科尔远眺尼亚加拉瀑布年

丘奇在创作刚开始时受到了科尔风格的影响。但是,在年,他采用了一种更加精确的方式来描绘瀑布所处的环境和细节。他没有去营造一个被迷雾笼罩的、遥远的、世外桃源般的美景,而是创造性地采用了全景式的展现,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瀑布宏伟的气势,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体验。

「天命」的象征

对19世纪的民众来说,丘奇在画布上捕捉到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力量和庄严,同时也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早在年,美国作家亚当·巴多就认为这幅画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

丘奇的画作被视为“天命”的自然象征。美国人信奉“天命”,他们把在北美大陆的殖民行为视为上天赋予的神圣权利。这种天命观反映了美国现代商业社会所具有的优越感,宗教信仰将这种观念神圣化了。此外,丘奇的绘画也将尊重科学事实的细节描绘与宗教象征手法结合在一起。

丘奇,尼亚加拉(局部:水面的彩虹),年

丘奇研究专家大卫·亨廷顿对此评论道:

在这幅画里,「超自然」披上了自然的外衣,「圣歌」通过物理现象体现出来。在丘奇的时代,《圣经》为自然现象提供了超验的解释。在这幅画中,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各组成部分可以与《圣经》中的有关描述相对应。例如,河水代表「洪水」,彩虹代表「圣约」,雾柱是「引导以色列人的云柱」等。

亨廷顿甚至认为,在丘奇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中,漂浮的树枝象征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必定会被清除。

一棵被连根拔起的树将要被卷入「深渊」。它如同死亡一般黑暗,仿佛蛇一样扭曲,无力地涌向即将到来的深渊。不一会儿,这个凶险的阴影就会消失,从这个场景中被彻底清除。它将不再是阳光下神圣之美的对立面。

丘奇,尼亚加拉(局部:漂浮的树枝),年

这些解释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但是,这幅巨作的确包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值得探究的细节。它的意义早已超过了一幅普通的风景,更胜似各种明信片上的瀑布照片。

从某种程度上说,《尼亚加拉》也是一首征服自然和蛮荒之地的颂歌,迎合了19世纪新大陆殖民者的品味和追求。

丘奇,热带的早晨,年

参考资料:artnetNews

感谢评论和分享,更多艺术类原创内容,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