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个沉睡已久的太平洋岛国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摩尔斯比港的停机坪上,来自不同国家的政要专机在这里排队起降。五月,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与印度总理莫迪与同一天抵达,七月,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刚刚离开,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匆匆在此降落。与之热度一同飙升的还有斐济、汤加、所罗门、马绍尔等共计14个太平洋岛国。
在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之后,在地缘政治的光芒照耀下,这些长期以来在国际上毫无存在感的国家一夜之间成为大国经济的明星舞台。为了争夺在太平洋地区的优势,美国向三个太平洋岛国提供了一份待遇优厚的协议,免签证到美国工作、生活、上学,并在接下来的20年里获得约65亿美元的援助,这几乎相当于给了全体岛民准国民待遇,然而福祸相依。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美国人的出现,究竟是大发善心还是包藏祸心?总统拜登又为何不惜血本如此拉拢太平洋岛国?历史将给出最优秀的参考答案。
年12月7日清晨,夏威伊岛上雾气弥漫,大部分美军士兵处于休息状态。06:45,雷达站里的两个士兵在屏幕上发现了一个不明物体,却没有上报。几分钟后,当雷达显示北方有一大群目标正在迅速接近,他们才急忙联络,防空中心值班的科米特中尉却回应,他们可能是机场的巡逻队或者从美国本土来的轰炸机。至此,美军珍珠港基地丧失了最后的预警机会,架日本飞机对基地进行了两拨次猛攻,包括八艘战列舰在内的21艘船只被击沉或受损,其中亚利桑那号战舰弹药护卫引爆沉入海底。与之一同沉没的还有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
得到偷袭成功的消息后,在西太平洋。日军迅速占领了菲律宾、关岛和塞班岛,并实施航空管制途径的飞机需要得到日本的批准才不会被击落。在太平洋南部,日本控制了吉隆坡、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等地,封锁了附近的海上航线,并开始轰炸澳大利亚本土。日本海军甚至一度威胁到夏威夷周边的岛屿,逼迫美国不得已在阿拉斯加建立军事基地。
在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的三个月时间里,整个印度洋和太平洋上几乎看不到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船,美国第一次品尝到太平洋制海权落入敌人之手的苦果,日本则可以随心所欲的将东南亚地区的石油、钢铁等战争资源通过海上航线运回本土。这一状况直到半年后才开始扭转。
年6月,中途岛战役爆发,这个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小岛是中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这是日本海军主动发起的一次旨在进一步削弱美国海军力量的大型战役。美军则凭借。破解了日军的通讯密码,艰难的打赢了夺回太平洋战争主动权的关键一战。但是,美国海军要完全恢复在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地位,还要等到几个月后夺回南太平洋地区的所罗门群岛。
年7月,美军侦察机发现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机场。瓜岛是所罗门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一旦瓜岛机场建成,日军的飞机将能够威胁美国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蒙古的海上航线。年8月,瓜岛战役打响,双方都充分意识到这里的重要性,美国派出数百名海军陆战队员登陆瓜岛,日军则派出增援部队,战斗进展艰难。不过,美军最终以魏奇岛海战中的胜利而结束战斗,夺回了瓜岛。这个胜利标志着美国开始在太平洋地区建立反攻的基地,并恢复了制海权。
从此以后,美军开始在太平洋地区展开进攻,一系列的岛屿战役,如马里亚纳群岛、关岛、菲律宾群岛等,都是为了夺回在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逐步压迫日本,最终在年实现战争胜利。因此,太平洋岛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对于掌握制海权至关重要,所以在战后,美国愿意提供援助来巩固在这些岛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