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位于欧亚大陆十字路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生共存,两大宗教内部还滋生着不同的分支教派,其中较大者有基督教马龙派、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德鲁兹派。林立的宗教教派成为黎巴嫩国内最为敏感的问题,长期的国际争端和国内冲突都源出于此。年11月,黎巴嫩摆脱法国委任统治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经过协商,总统、总理、议会议长三大者分别为马龙派、伊斯兰逊尼派、伊斯兰什叶派担任,三足鼎立的局势保证了黎巴嫩一段时期的稳定发展。不过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东局势日趋紧张,黎巴嫩开始受到严重冲击,国内*局陡升波澜。
年,被约旦*府武力驱赶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能南部落地生根,阿拉法特等高级领导以此为根据地,向以色列越界攻击,并与本地势力产生冲突。黎巴嫩*府试图制止巴解组织,巴解于是支持本地伊斯兰武装与*府*开战。马龙派长枪*在黎巴嫩有着深厚基础,创始人名叫皮埃尔·杰马耶勒,该组织最初是个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秘密团体,黎巴嫩独立后,因主张建立西方式民主制度,得到了美国支持,力量迅速发展起来。长枪*坚决反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黎巴嫩领土进攻以色列。于是,穆斯林民兵与黎巴嫩长枪*不断发生武装冲突,最终导致年黎巴嫩内战全面爆发。
黎巴嫩内战爆发一年后,应黎巴嫩时任总统苏莱曼要求,叙利亚以阿拉伯威慑部队名义派遣*队进驻黎巴嫩,并长期驻扎下来。孰料,叙利亚的介入引发了更大混乱,国民*士兵的不满转化为行动,纷纷脱离*府,投向民兵组织,长枪*乘机大量吸收基督徒士兵,力量得到空前加强。存在利益冲突的叙利亚与长枪*双方也开始产生摩擦,黎巴嫩局势极度混乱,惨烈内战导致生灵涂炭。年3月,巴勒斯坦武装人员潜入以色列,袭击了一辆公共汽车,为报复这一恐怖行动,以色列部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根据地发动毁灭性进攻,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区,这对于黎巴嫩不啻雪上加霜。
迫于国际压力,以色列人遵照联合国决议撤出,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该地区。年7月,叙利亚和黎巴嫩基督教武装达成了一项临时停火协议,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恼羞成怒,随即同黎*府*交战,夺占了黎南部大片地区。年6月,以色列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再次大举入侵黎巴嫩,深入黎境约90公里,占领约平方公里的土地。同年8月下旬,在以*包围下,巴勒斯坦武装力量1.2万人撤出贝鲁特,分散到8个阿拉伯国家。就在烽火不绝之际,当年8月,黎巴嫩迎来了新一届总统大选,国内外各种势力对此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