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日本在二战初期势如破竹,为什么没打了2年情况就急转直下?主要原因就是,日本的战线已经超过了国力极限。日本的真实国力最多,战线只能到菲律宾,结果实际上已经到了澳大利亚北部海域。
因为,日本海*舰队数量,还有运输船数量,就只能保障到菲律宾,距离再大,目标再多了,就无法保障了。
一旦投入南方作战,日本从作战计划,陆、海*据此征用的船舶量,以及物资供应能力的三方面出发,需要征用万吨级民用船舶。但是,由于战线不断扩大,占领区一直蔓延到了,关岛,瓜岛,布干维尔,所罗门群岛。
结果,日本万吨民用船舶,被日本海*和陆*征用了超过90%。结果,就是,当民用船舶减少90%时,钢材和大米的供应下降80%,煤炭、矿石和盐的供应下降40%,其他物资的供应下降99%。
也就是说,日本的国力就会相应下降40-90%,同时,由于,战线太大,目标太多,征用民用轮船太多。就导致,日本*舰要到处护航,极度分散,最后的问题就是,主力舰队被大大分散了。结果就是,在各自为战当中,逐渐损失掉。
更严重的是,由于战线太长,护航力量不足,导致大批民用船只遭到袭击沉没。就造成了既没有力量向前线部署*队和粮食弹药,也没有能力向日本国内运输战略物资和资源矿产品。
其实就是,日本的能力无法撑起日本的野心,最后迅速战败,也就非常好理解了。日本那点运输能力,就连供应粮食都不够,结果在太平洋战场饿死了多万日*,饿死的日*比战死的都多。
塞班岛,冲绳岛,夸贾林,一直到硫磺岛都缺乏弹药,但是本土有万吨弹药,就是一点也运输不出去。因为,在-年,美国已经彻底摧毁了日本的海上运输船队。
以日本本来的国力,可以守住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油田区域,就已经是超乎极限了。后来的所谓印度洋战役,夏威夷计划,还有,澳大利亚计划,都是自寻死路,让自己的死亡加速度,很快就举国投降了。